当前位置:中国婴童健康网 > 资讯 > 文章

登革热 它的症状有哪些

2018-04-07 01:20:46  阅读:91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贾宏声

  生活中有很多的疾病都会对我们的健康造成威胁,登革热就是其中之一,这种疾病不仅会伤害身体,还会对患者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影响,想要治疗登革热,不仅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还要了解它的发病症状有哪些。下面我们就看看具体的介绍。

  登革热是一种由蚊虫叮咬引起的疾病,一般不是太常见,它在丛林密集的热带发生的比较多,下面我们先给大家介绍一下登革热的症状。

  临床表现

  潜伏期2~15日,平均为6日左右。

  1.登革热

  (1)发热

  起病大多突然,体温迅速达39℃以上,一般持续2~7日,热型多不规则,部分病例于第3~5日体温降至正常,1日后又再升高,呈双峰热或鞍型热。儿童病例起病较缓、热度也较低。发病时伴有头痛、背痛和肌肉关节疼痛,眼眶痛,眼球后痛等全身症状。可有感觉过敏、恶心、呕吐、腹痛、食欲差、腹泻和便秘等消化道症状。颜面和眼结膜充血,颈及上胸皮肤潮红。发热期可出现相对缓脉。

  (2)皮疹

  于发病后2~5日出现,初见掌心、脚底或躯干及腹部,渐次延及颈和四肢,部分患者见于面部,可为斑丘疹、麻疹样皮疹、猩红热样皮疹、红斑疹,稍有刺痒,也有在发热最后1日或在热退后,于脚、腿背后、踝部、手腕背面、腋窝等处出现细小淤斑,1~3日内消退,短暂遗留棕色斑,一般与体温同时消退。

  (3)出血

  于发病后5~8日,约半数病例可出现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出血,如鼻衄、皮肤淤点、胃肠道出血、咯血、血尿、阴道出血等。

  (4)淋巴结肿大

  全身淋巴结可有轻度肿大,伴轻触痛。

  (5)其他

  可有肝肿大。病后患者常感虚弱无力,完全恢复常需数周。重型登革热于病程第3~5日,出现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呈脑膜脑炎表现或有些表现为消化道大出血和出血性休克。本型常因病情发展迅速,因中枢性呼吸衰竭和出血性休克而死亡。

  2.登革出血热

  (1)休克

  一般发生于病程第2~5日,持续12~24小时,患者烦躁不安,四肢厥冷,面色苍白,皮肤出现花纹,体温下降,呼吸快而不规则,脉搏微弱,脉压进行性缩小,血压下降甚至测不出,病程中还可出现脑水肿,偶有昏迷。若不及时抢救,4~10小时死亡。

  (2)出血

  出血倾向严重,有鼻出血、皮肤出现血大批淤斑,呕血、便血、咯血、血尿、阴道出血,甚至颅内出血等。

  登革热的疾病是感染引起的,这个病是很严重的危害性很大的,一般有这个病的人都是会传染的,因为是病毒的感染引起的所以存在的问题是很大的,应该及时的解决问题才行呢,尽早的对这个登革热疾病做出预防措施的。

  1.注意饮食均衡营养,劳逸结合,适当锻炼,增强免疫力。

  2.防蚊、灭蚊是预防本病的根本措施。改善卫生环境,消灭伊蚊滋生地,清理积水,喷洒杀蚊剂消灭成蚊。

  3.应尽快进行特异性实验室检查,识别轻型患者。

  4.疫苗仍处于研制、试验阶段。

  病因

  1.传染源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患者在发病1日至发病后3日内传染性最强。少数患者在热退后第3日还可从血液中分离到病毒。此外蝙蝠、猴、鸟类和狗等动物体内可检测到登革病毒抗体,可能为登革病毒的自然宿主,从而有可能成为本病的传染源。

  人体腋下正常体温是多少呢,很多时候,我们发烧了,医生常常要我们测量体温,那么大家知道人体腋下正常体温是多少吗,人体腋下正常体温范围是多少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体温正常值及测量方法

  1.口测法

  先用75%酒精消毒体温表,放在舌下,紧闭双唇,放置5分钟后取出读数,正常值36.3~37.2℃。

  2.腋测法

  此法不易发生交叉感染,是测量体温最常用的方法.擦干腋窝汗液,将体温表的水银端放于腑窝顶部,用上臂半体温表夹紧,嘱病人不能乱动,10分钟后读数,正常值为36~37℃。

  3.肛测法

  多用于昏迷病人或小儿.病人仰卧位,将肛表头部用油类润滑后,慢慢插入肛门,深达肛表的1/2为止,放置3分钟后读数,正常值为36.5~37.7℃。

  测量部位正常范围℃

  腋生,36.0-37.3。口腔、36.3-37.2。直肠、36.5-37.7。温度异常,37.4--38摄氏度为低热,39度到38.1度为中度发热,41~39.1度为高热,超过41摄氏度。

  正常体温的测量方法是在早晨8点左右、午后3点左右、晚上8点左右各测一次体温,连续测量几天,取其最稳定的值即为正常体温。

  (一)正常体温

  体温的正常值是一个范围。

  口腔舌下温度为37.0(范围在36.3--37.2),腋下温度为36.0--37.0(比口腔温度低0.3--0.5),直肠温度为36.5--37.7(比口腔温度高0.3—0.5)。

  (二)生理变化

  体温不是固定不变的,可随年龄、昼夜、性别和情绪等因素变化而出现正常波动。

  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体温易受环境温度的影响;由于增加代谢率的孩子,体温可略高于成年人,老年人由于代谢率低,在低值范围正常体温;正常的早晨2-6最低温度下午两点,8时体温高,但波动范围不超过平均值的0.5;女性略高于男性;运动、洗澡、吃饭、精神紧张等因素影响出现温度暂时上升。安静、睡眠、饥饿、服用镇静剂能使体温下降。

  2.传播媒介

  蚊虫是本病的主要传播媒介,其中伊蚊是传播登革病毒的主要蚊种,包括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

  3.易感性

  在新流行区各年龄组均易感但以青壮年发病者居多。

  检查

  1.常规检查

  (1)周围血象

  登革热患者的白细胞总数起病时即有减少,至出疹期尤为明显;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也见降低,并有明显核左移现象,有异常淋巴细胞,退热后1周血象恢复正常。

  (2)尿常规

  可有少量蛋白、红细胞、白细胞,有时有管型。

  2.病毒分离

  取早期病人血液,接种于白纹伊蚊细胞株(C6/36)、分离病毒后须经特异性中和试验或血凝抑制试验加以鉴定。

  3.血清免疫学检查

  用ELISA检测患者血清中特异性IgM抗体,阳性有助于登革热的早期明确诊断。若在患者的血清中检出登革病毒抗原,亦可作为明确诊断依据。

  4.反转录“RT-PCR”检测

  患者血清中登革病毒RNA,其敏感性高于病毒分离,可用于早期快速诊断及血清型鉴定,但技术要求较高,其特异性和可重复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5.其他

  在登革出血热病例中尚可出现血液浓缩,出、凝血时间延长,血清谷草转氨酶升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电解质失调,血白蛋白降低,代谢性酸中毒等。各种凝血因子轻度降低,纤维蛋白原减少,纤维蛋白原降解物轻至中度增加。

  治疗

  目前对本病尚无确切有效的病原治疗,主要采取支持及对症治疗措施。

  1.降低体温

  对高热患者宜先用物理降温,如冰敷、酒精拭浴,慎用止痛退热药物。对高热不退及毒血症状严重者,可短期应用小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口服泼尼松。

  2.补液

  对出汗多、腹泻者,先作口服补液,注意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必要时应采用静脉补液,纠正脱水、低血钾和代谢性酸中毒,但应时刻警惕诱发脑水肿、颅内高压症、脑疝的可能性。

  3.降低颅内压

  对剧烈头痛、出现颅内高压症的病例应及时应用20%甘露醇注射液快速静脉滴注。同时静脉滴注地塞米松,有助于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对呼吸中枢受抑制的患者,应及时应用人工呼吸机治疗。

  结语:通过上述文章的介绍,相信大家应该对登革热这种疾病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了登革热的危害。在出现登革热的时候,患者应该立即接受治疗,避免病情加重,在接受治疗的同时一定要保持乐观的态度。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加强锻炼,注意环境卫生,这样才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