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婴童健康网 > 资讯 > 文章

脑梗塞治疗 脑梗塞的具体治疗措施介绍

2018-04-06 17:25:15  阅读:8140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周杰伦

  脑梗塞是怎么回事呢,在我们生活中想必大家对于脑梗塞治疗还是很关注的吧,脑梗塞是不能小视的疾病哦,那么大家知道脑梗塞治疗最佳方法是什么呢,脑梗塞治疗后会怎么样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脑梗死属于急诊,是一种致残率高、病死率高的疾病。本病的治疗原则是:争取超早期治疗,发病4.5小时内,尽可能的静脉溶栓治疗,6-8小时内医院的发病条件可以适当进行急性血管性介入;确定个体和整体的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自身危险因素通过相应的靶向治疗病情的程度,结合手术的综合治疗,实现多段的努力康复护理,能最大程度地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

  具体治疗措施如下

  主要包括维持生命体征和预防治疗并发症。其中控制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启动规范化二级预防措施为重要内容。

  戒烟限酒,调整不良生活饮食方式

  对所有有此危险因素的脑梗死患者及家属均应向其普及健康生活饮食方式对改善疾病预后和预防再发的重要性。

  规范化二级预防药物治疗

  主要包括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的药物治疗。

  1、控制血压

  在参考高龄、基础血压、平时用药、可耐受性的情况下,降压目标一般应该达到≤140/90mmHg,理想应达到≤130/80mmHg。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严格控制血压在130/80mmHg以下,降血压药物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类在降低心脑血管事件方面获益明显。

  (1)准备溶栓者,应使收缩压<180mmhg、舒张压<100mmhg。

  (2)缺血性脑卒中后24h内血压升高的患者应谨慎处理。应先处理紧张焦虑、疼痛、恶心呕吐及颅内压增高等情况。血压持续升高,收缩压≥200mmhg或舒张压≥110mmhg,或伴有严重心功能不全、主动脉夹层、高血压脑病,可予谨慎降压治疗,并严密观察血压变化,必要时可静脉使用短效药物(如拉贝洛尔、尼卡地平等),最好应用微量输液泵,避免血压降得过低。

  (3)有高血压病史,服用降压药物,如病情稳定,可用于脑卒中后24h恢复降压药物的使用。

  (4)脑卒中后低血压的患者应积极寻找和处理原因,必要时可采用扩容升压的措施。

  2、控制血糖

  在急性期血糖控制方面应当注意以下两点

  (l)血糖超过11.1mmol/L时可给予胰岛素治疗。

  (2)血糖低于2.8mmol/L时可给予10%-20%葡萄糖口服或注射治疗。

  生活中我们也常常听说过休克这个词,休克对于我们身体的危害是非常大的,有时也会因为休克而导致病人发生生命危险。那么你知道发生休克的原因有哪些吗,休克的临床表现是什么呢,治疗休克的方法有哪些呢,我们应该怎样去预防休克的发生呢?一起来看看下面的内容吧。

  对于休克,我们并不陌生,休克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紧急情况,那么,我们要如何及时察觉到患者的休克现象,这就需要我们对休克的临床表现有一定的认识,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休克的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1.休克早期

  在原发症状体征为主的情况下出现轻度兴奋征象,如意识尚清,但烦躁焦虑,精神紧张,面色、皮肤苍白,口唇甲床轻度发绀,心率加快,呼吸频率增加,出冷汗,脉搏细速,血压可骤降,也可略降,甚至正常或稍高,脉压缩小,尿量减少。

  2.休克中期

  患者烦躁,意识不清,呼吸表浅,四肢温度下降,心音低钝,脉细数而弱,血压进行性降低,可低于50mmHg或测不到,脉压小于20mmHg,皮肤湿冷发花,尿少或无尿。

  3.休克晚期

  表现为DIC和多器官功能衰竭。

  (1)DIC表现

  顽固性低血压,皮肤发绀或广泛出血,甲床微循环淤血,血管活性药物疗效不佳,常与器官衰竭并存。

  (2)急性呼吸功能衰竭表现

  吸氧难以纠正的进行性呼吸困难,进行性低氧血症,呼吸促,发绀,肺水肿和肺顺应性降低等表现。

  (3)急性心功能衰竭表现

  呼吸急促,发绀,心率加快,心音低钝,可有奔马律、心律不齐。如出现心律缓慢,面色灰暗,肢端发凉,也属心功能衰竭征象,中心静脉压及脉肺动脉楔压升高,严重者可有肺水肿表现。

  (4)急性肾功能衰竭表现

  少尿或无尿、氮质血症、高血钾等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5)其他表现

  意识障碍程度反映脑供血情况。肝衰竭科出现黄疸,血胆红素增加,由于肝脏具有强大的代偿功能,肝性脑病发病率并不高。胃肠道功能紊乱常表现为腹痛、消化不良、呕血和黑便等。

  病因

  1.低血容量性休克

  低血容量性休克为血管内容量不足,引起心室充盈不足和心搏量减少,如果增加心率仍不能代偿,可导致心排血量降低。

  (1)失血性休克

  是指因大量失血,迅速导致有效循环血量锐减而引起周围循环衰竭的一种综合征。一般15分钟内失血少于全血量的10%时,机体可代偿。若快速失血量超过全血量的20%左右,即可引起休克。

  (2)烧伤性休克

  大面积烧伤,伴有血浆大量丢失,可引起烧伤性休克。休克早期与疼痛及低血容量有关,晚期可继发感染,发展为感染性休克。

  (3)创伤性休克

  这种休克的发生与疼痛和失血有关。

  2.血管扩张性休克

  血管扩张性休克通常是由于血管扩张所致的血管内容量不足,其循环血容量正常或增加,但心脏充盈和组织灌注不足。

  (1)感染性休克

  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休克类型之一,临床上以Gˉ杆菌感染最常见。根据血流动力学的特点有分为低动力休克(冷休克)和高动力性休克(暖休克)两型。

  (2)过敏性休克

  已致敏的机体再次接触到抗原物质时,可发生强烈的变态反应,使容量血管扩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并出现弥散性非纤维蛋白血栓,血压下降、组织灌注不良可使多脏器受累。

  3、调脂治疗

  (1)胆固醇水平升高的缺血性脑卒中和TIA患者,应该进行生活方式的干预及药物治疗。建议使用他汀类药物,目标是使LDL-C水平降至2.59mmol/L以下或使LDL-C下降幅度达到30%~40%。

  (2)伴有多种危险因素(冠心病、糖尿病、未戒断的吸烟、代谢综合征、脑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但无确切的易损斑块或动脉源性栓塞证据或外周动脉疾病之一者)的缺血性脑卒中和TIA患者,如果LDL-C>2.07mmol/L,应将LDL-C降至2.07mmol/L以下或使LDL-C下降幅度>40%。

  (3)对于有颅内外大动脉粥样硬化性易损斑块或动脉源性栓塞证据的缺血性脑卒中和TIA患者,推荐尽早启动强化他汀类药物治疗,建议目标LDL-C<2.07mmol/L或使LDL-C下降幅度>40%。

  (4)长期使用他汀类药物总体上是安全的。他汀类药物治疗前及治疗中,应定期监测肌痛等临床症状及肝酶(谷氨酸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酶(肌酸激酶)变化,如出现监测指标持续异常并排除其他影响因素,应减量或停药观察(供参考:肝酶>3倍正常上限,肌酶>5倍正常上限时停药观察);老年患者如合并重要脏器功能不全或多种药物联合使用时,应注意合理配伍并监测不良反应。

  (5)对于有脑出血病史或脑出血高风险人群应权衡风险和获益,建议谨慎使用他汀类药物。

  结语:通过上文的介绍,想必大家对于脑梗塞的治疗是怎么样的都是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了吧,脑梗塞在我们生活中还是比较多见的情况哦,希望上面的文章能够帮助到大家,祝患者早日康复哦。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