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核细胞增多症是一种传染病,会引起多种临床症状,多发于青少年与成年人群。那么你知道引起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原因是什么吗,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症状有哪些呢,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治疗手段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什么是单核细胞增多症。
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由EBV病毒所致的急性自限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发热,咽喉炎,肝脾淋巴结肿大,外周血淋巴细胞显著增多并出现异常淋巴细胞,嗜异性凝集试验阳性,感染后体内出现抗EBV抗体。青少年及年轻成年人较易发生(12到40岁)。
单核细胞增多症在西方国家被称作接吻病,因为它往往是通过接吻这种途径进行传播。另外,与他人共用饮水的杯子、分享食物或咳嗽可以传染本病。典型症状包括发烧、喉咙痛(有时严重)、食欲丧失、疲倦、淋巴腺肿大,通常位于颈部、腋下或鼠蹊部、脾脏肿大、肝脏肿大、黄疸,黄皮肤黄眼睛(有时)、头痛、普遍性全身疼痛。容易感染本病的危险因子包括以下几种。
1.压力。
2.因疾病免疫力降低。
3.疲倦或过度工作;大学学生及军队中发生率高便是由于休息不够及生活环境拥挤。
临床表现
潜伏期4~15天,一般为9~11天。成人可更长。起病急缓不一。约40%患者有前驱
症状
历时4~5天,如全身不适、乏力、头痛、纳差、恶心、稀便、畏寒等,本病的症状虽多样化,但大多数可出现较典型的症状。
(一)发热
体温高低不一,多在38~40℃之间。热型不定。热程自数日至数周,甚至数月。可伴有寒战和多汗。中毒症状多不严重。
(二)淋巴结肿大
见于70%的患者。以颈淋巴结肿大最为常见,腋下及腹股沟部次之。直径1~4cm,质地中等硬,分散,无明显压痛,不化脓、双侧不对称等为其特点。消退需数周至数月。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引起腹痛及压痛。
(三)咽痛
虽仅有半数患者主诉咽痛,但大多数病例可见咽部充血,少数患者咽部有溃疡及伪膜形成,可见出血点。齿龈也可肿胀或有溃疡。喉和气管的水肿和阻塞少见。
(四)肝脾肿大
仅10%患者出现肝肿大,肝功能异常者则可达2/3。少数患者可出现黄疸,但转为慢性和出现肝功能衰竭少见。50%以上患者有轻度脾肿大,偶可发生脾破裂。检查时应轻按以防脾破裂。
(五)皮疹
约10%左右的病例在病程1~2周出现多形性皮疹,为淡红色斑丘疹,亦可有麻疹样、猩红热样、荨麻疹样皮疹,多见于躯干部,一周内隐退,无脱屑。
(六)神经系统症状
见于少数严重的病例。可表现为无菌性脑膜炎,脑炎及周围神经根炎等。90%以上可恢复。其它尚有肺炎(5%)、心肌炎、肾炎、眼结膜充血等。
病程多为1~3周,少数可迁延数月。偶有复发,复发时病程短,病情轻。本病预后良好,病死率仅为1~2%,多系严重并发症所致。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相信各位最近肯定被这样一则新闻给吸引住了。江西武宁县的25岁少女潘兰云在短短半年之内矮了13厘米,她的身高原本是一米六,现在只有1.47米。这位少女不仅变矮了,也变瘦了,年轻的面容也变得异常苍老起来。容颜出现“逆生长”是让人开心的一件事情,但是身体如果出现“逆生长”,那会让人非常苦恼。
据医生诊断,潘兰云之所以出现身体“逆生长”的症状,主要是因为她患上了一种罕见的疾病,叫做“退缩人综合症”。这种疾病不仅让人想到武侠小说中的独门武功“缩骨功”,但是容颜变老、身体变矮变瘦是很多人都不愿意看到的。
“退缩人综合症”看似很可怕,但也是有发病原因的。早在2010年,这位少女就查出患有慢性肾炎,也就是所谓的尿毒症。一年前,潘兰云因为摔跤导致了骨折,从那以后她就变得越来越矮,越来越瘦。
经医生检查确认,潘云兰变矮变瘦居然是因为患上了尿毒症的常见并发症,也就是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以及肾性骨病。这种疾病会让患者体内的钙元素大量流失,出现骨质疏松和脊椎弯曲的现象,进而会导致身高缩减和体重减轻。
原来女子半年里变矮13厘米是肾脏衰竭惹的祸,肾脏衰竭的后果竟然如此严重。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觉得尿毒症离自己比较遥远。其实,如果我们平时不重视肾脏的保养工作,那么我们就会出现肾虚肾亏的症状,肾脏衰竭的几率也会大大提高。
我们都知道,肾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它的主要功能是生成尿液,并借此清除体内代谢产物、毒素和废物。同时,肾脏还可以帮助我们调节人体水和电解质平衡,让体内的酸碱度保持平衡。如果我们肾脏健康的话,身体的新陈代谢才可以正常进行。
虽然说肾脏健康非常重要,但是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他们不仅不重视肾脏的保养,还会做出一些伤肾伤身的事情。今天小编就和大家盘点一下生活中的伤肾行为,哪些事情有可能会引起我们的肾脏功能衰竭。
生活中伤肾行为有哪些
1、饮食过咸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的饮食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很多人对吃的非常讲究,特别重口味的食物,比如说过咸过辣的食物。如果我们经常摄入过咸的食物的话,就会伤害到我们的肾脏健康。
诊断
(一)流行病学资料
应注意当地流行状况,是否曾赴流行地区出差旅游。周围有无类似患者,以便协助诊断。
(二)临床表现
主要为发热、咽痛、颈部及其它部位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多形性皮疹,但本病临床表现变异较大,散发病例易误诊,尤其在无实验室检查条件的情况下,诊断困难较大。
(三)实验室检查
1.血象
白细胞总数正常或稍增多,最高可达30~50×109/L。单个核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及异型淋巴细胞)可达60%以上,其中异型淋巴细胞可在10%以上。
2.嗜异性凝集试验
是一标准的诊断性试验,其原理为患者血清中常含有属于IgM的嗜异性抗体可与绵羊或马红细胞凝集。该试验在病程早期即呈阳性,约为40%,第二、三周阳性率分别可达60%及80%以上,恢复期迅速下降。正常人、血清病患者、淋巴网状细胞瘤、单核细胞白血病及结核病等患者,血清中也可出现嗜异性抗体,可用豚鼠肾和牛红细胞吸收试验加以鉴别(表1),一般认为经豚鼠肾吸收后的滴定效价在1:64以上者具有诊断意义。
3.EBV抗体检测
抗EBV有对VCA、EA、EBNA的抗体及补体结合抗体、中和抗体等。其中以抗-VCAIgM、和IgG较为常用,前者出现早、消失快、灵敏性与特异性高,有早期诊断价值百科,后者出现时间早,滴度较高且可持续终身,宜用于流行病学调查。
4.EBV的检测
较为困难,且在健康人及其他疾病患者中亦可检出病毒,故很少用于临床诊断。
本病应与以咽峡炎表现为主的链球菌感染、疱疹性咽峡炎、风湿热等,以发热、淋巴结肿大为主要表现的结核病、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网状细胞瘤等,以黄疸、肝功异常为特征的病毒性肝炎及化验改变较类似的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巨细胞病毒感染、血清病等进行鉴别。此外本病还需与心肌炎、风疹、病毒性脑炎等相鉴别。
治疗措施
本病的治疗为对症性,疾病大多能自愈。急性期特别是并发肝炎时应卧床休息。抗生素对本病无效,仅在咽部、扁桃体继发细菌感染时可加选用,一般以采用青霉素G为妥,疗程7~10天。若给予氨苄青霉素,约95%患者可出现皮疹,通常在给药后1周或停药后发生,可能与本病的免疫异常有关,故氨苄青霉素在本病中不宜使用。
有认为甲硝唑及氯林可霉素对本病咽峡炎症可能有助,提示合并厌氧菌感染的可能,但氯林可霉素亦可导致皮疹。肾上腺皮质激素对咽部及喉头有严重病变或水肿者有应用指征,可使炎症迅速消退,及时应用尚可避免气管切开。激素也可应用于有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性贫血、心肌炎、心包炎等。
应随时警惕脾破裂发生的可能,及时确诊,迅速补充血容量,输血和进行脾切除,常可使患者获救。
阿昔洛韦(acyclovir)及其衍生物在体外试验中有拮抗EB病毒的作用,但此类药物不必常规地应用于一般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惟有伴口腔毛白斑病的艾滋病者以及有充分证据说明是慢性进行性EB病毒感染者可考虑应用此类制剂。
结语:以上就是关于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内容了,大家在看完之后是不是对单核细胞增多症有了初步的认识呢。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传染途径大多是平常很细小的性为,因此一定要做好预防措施,这样才能避免患上单核细胞增多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