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我们一直在思考和进行的选题:以全国各地10座具有典型特色的近代庄园为对象,深入解析其布局、结构、历史,探秘庄园主人及其家族在特定时期的风云沉浮……近三个月的时间之后,我们呈现出了本期策划。
庄园,堪称中国传统建筑艺术中的集大成者。
从陕西半坡遗址发掘的方形或圆形的浅穴式房屋,一直发展到21世纪琳琅满目的高楼大厦,中国的民居建筑,至少已有6000多年历史。经过岁月沉淀,中国传统建筑在平面布局方面,逐渐形成了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那就是每一处住宅、宫殿、官衙、寺庙等建筑,都是由若干单体建筑和一些围廊、围墙之类环绕成一个个庭院而组成的。西方建筑是“院在外”,也就是院子包围房子;中国建筑则相反,是“院在内”、“房在外”,也就是房屋、墙垣等围合成院落。
在中国封建社会,根深蒂固的意识是“长幼有序,内外有别”,所以大多数庭院都是前后串连,通过前院到达后院,家中主要人物或应和外界隔绝的人物(如大家闺秀),一般都生活在离外门很远的庭院里,从而形成了一院又一院层层深入的空间结构。而传统意义上的“庭院深深深几许”和“侯门深似海”,说的其实是中国古代建筑在布局上的重要特征。
从主人的地位来划分,庄园大体包括三类居住建筑:一为官居,即官僚在朝做官时居住的邸院;二为富商豪宅,也就是商人营造的大型住宅;三为地主的庄园,是地方乡绅或朝中大臣告老还乡后建造的居住庄园。
本期策划中,编辑部同仁以及众多人文作家和摄影师放眼全国,从各地浩淼如海的庄园中选出了10座,分别是:河南巩义康百万庄园、四川大邑刘氏庄园、山西晋城皇城相府、山东滨州魏氏庄园、陕西米脂姜氏庄园、山东栖霞牟氏庄园、河南安阳马氏庄园、重庆江津会龙庄、江西陇南关西新围、西藏江孜帕拉庄园。我们无意于对这些庄园进行无聊的“排资论辈”,我们只是大致以各庄园的主体面积大小来排序,主要的目的,只是想深入解读它们从建筑到人文的各种传奇。我们的操作原则是“深入地发现”,所以没有探访诸如王家大院、乔家大院以及周庄沈厅、福建土楼那种大众耳熟能详的庄园,而是选择了一些世人相对了解较少,但又相当具有地区代表性的庄园。
从建筑年代上看,这10座庄园都营建于明清,到民国时仍有扩建,至今依然保存完好,其中大部分直到解放后尚有族人居住,少数庄园中至今仍居住着当年庄园主人的后裔。
从所属主人来看,它们基本可归于前文所列的三类:官居、富商豪宅和地主宅院。官居以皇城相府为典型代表,富商豪宅以康百万庄园为典型代表,刘氏庄园则是典型的大地主宅院。其他几座庄园的主人,或亦官亦商,或因经商逐渐成为富甲一方的大地主,但毫无疑问,他们所建造的庄园,不仅集成了当地的建筑经验和艺术成就,还吸收了外地建筑风格,甚至中西合璧,成为承载了特定时期的建筑风格、历史文化、社会形态等内容的重要载体。原文地址:http:///article/201606/1105.html
当你打开本期策划,事实上你就已经走入了中国近代史上那些风云变幻的庄园传奇。你可以在鹅卵石铺就的小径上徜徉,或在古色古香的厅堂中沉思,或在年生已久的木楼梯上迈步,听着那吱嘎的声音,去探寻那些并未走远的繁华旧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