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婴童健康网 > 资讯 > 文章

北大学子谈高考备考彭咨鑫给正在路上的你

2020-05-13 18:08:59  阅读:2167 来源:网易教育综合 作者:责任编辑NO。蔡彩根0465

编者按

或许,你正拼搏努力,争取一份无怨无悔;或许,你正紧张牵挂,期待一朝梦想成真。在那些遨游书海、挑灯奋战的辛苦时光,你也许正渴望着一盏明灯,一个方向。追梦之路从不是一场孤独的旅程,如今,身在燕园的学子为你准备了一份真诚的“经验谈”,希望能伴你进步。请你相信,前方一直有光,北大一直在等你。

学生姓名:彭咨鑫

毕业中学: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

录取院系: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2019年9月,鸿雁翱飞,凉风呓语之时,我正式成为了一名北大学子,与未名同息,算是圆了从小到大十数年的愿祈。达成这个愿望的背后,是自身燃灯捧卷的努力、父母悉心陪伴的付出与老师呕心沥血的教导,是千千万万人的爱与支持,感恩。

以上所有,不管挑哪一条来说,都能书陈三日而不绝,无不令我燃起感念万千之愿。现在,我想重点谈一谈我在学习生活中总结的一些学习经验,希望能对阅者有一丝裨益。

首先,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在是重中之重。习惯的养成先圣哲人已经告诫了许多,我不再赘述,介绍几种对学习起到一定的帮助的习惯吧。

一、开始写作业前先复习当天所学知识

我一般会在正式写作业、做练习之前,翻看白天老师在课堂上讲过的内容,主要借助课本与笔记本。复习不需要过于咬文嚼字,而在于对照着课本与笔记本,将老师强调过的知识要点以及容易忽视的细节进行二次记忆,这样做能够加深我们对知识的记忆。都说“背记是基础,理解是灵魂”,牢固的知识记忆也能为我们的知识理解打下基础。

进而,复习过后再做练习写作业,不仅有助于知识的巩固,且能节省不少因为知识记忆不牢而产生的:在作业过程中不断翻书查阅的时间,相当于在无形之中提高了效率,是十分有效并且省时的。

二、重视全面学习,不仅仅重视“所谓重点”

所有的知识都是同等重要的,“重点”虽然能够代表很大一部分出题人的考察意愿,但都是暂时的。没有永远的“考试热点”,要应对变化,最好的方式就是尽可能的将所有的知识都能巩固扎实。我的建议是在进行作业前复习以及考前复习的时候,认真去看每个知识点,而不是在“重点”与“热点”上花费大量时间,“不重要的小知识点”却一扫而过。

三、日常积累非常很重要

这个积累是适用于所有科目的。就语文来说,课外读物的选择不需要过于死板的按照所谓推荐书单,而应以自己最喜欢的书目为阅读的首选。不论是何种类型的读物,在阅读过程之中,都会出现让人记忆深刻的表达与观点,甚至是生僻字,都能成为积累的对象。就英语来说,与语文相差不大,词汇的积累应当予以格外的重视。

作为一名文科生,个人认为在文综科目中,最需要积累的是地理科目,积累什么呢?积累典型例子与简洁表达,地理知识的运用相对灵活,只背记死知识是用处不大的,需要记住一些典型例子、典型模型来帮助我们理解与做题。历史而言,积累的重点不在于记住了多少课本外的高大上知识,而主要在于通过积累而形成良好的历史思维。

总而言之,积累是日进之功力,不能也无法图快,保守一颗恒心不断积累日渐进步,你一定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效果。

说完了学习习惯的问题,接下来,我想要谈一谈专注力的问题。在我看来,专注力之于学习,就相当于武器之于角斗士。中学的学习虽然学术研究的性质并不明显,但同样需要时间去对知识进行感悟与深入理解。这样一个时间段,专注的巨大作用就在于可以帮助学习者快速进入状态,提高效率。高中期间,我的身边有许多同学被老师指出有注意力不够集中的问题,却无法大力度改善,容易陷入苦恼与焦虑之中。在这里介绍一些我提升专注度的小方法:

No.1

一、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若实在无法自律,必要时借助他律。没有一点一个中学生在自己的学习生涯之中从没有过高效率完成学习任务的经历,在我们无法集中时,可以回想曾经有过的集中注意力的时候,可以具体回想某一次专注之后,效率提高、任务高额完成的快感。这样一来,就给予了自身积极的心理暗示。

再者,当我们实在无法集中、自律无法发挥作用的时候,不要焦虑,但也不能因此荒废宝贵的学习时间,可以向家长、老师发出监督的请求。他律除这种方式外,也可以采取前往图书馆、书吧学习的方法,这些地方学习氛围浓厚,能够很大的带动人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时的专注程度,不妨试一试。

No.2

二、将时间划分成段,制定每段时间内的小目标。以下分享我个人的小技巧。以英语学习为例:

第一步,划分时间段,可以将时间划分成40分钟的小段。在正式开始学习前,可以在自己的带有计时功能的仪器(如手机、闹钟、电子表等)上设置四十分钟的定点报时;

第二步,在心中设定此时间段内的目标,如背四十分钟单词,目标设定完成后开始学习。一开始若是注意力不够集中的话,也不要提前结束四十分钟的定时,而是继续计时,这无形中是一种鞭策;并且对于四十分钟设定的持续,即便在此过程中由于注意力的不集中可能会中途去做别的事,也会让自己产生浪费时间的愧疚感,有助于回到学习中去。

久而久之,这个方法对于专注力的养成是很有帮助的。

以上,学习习惯和专注力两个方面属于基础素养培养,下面,我想就我比较擅长的语文、英语、政治三门科目,来讲一讲我在学习过程中总结出的一些学习小方法。

No.1

就语文而言,我个人认为主要在于“积累+理解+规范+深刻”。语文学习中,语感是很重要的,它不仅体现在文言文的学习中,也同样体现在现代文的学习与理解中。在文言文的练习中,我们不能做到将每一个文中出现的词语都翻译准确,甚至还会遇到从前没有学习过的生词,这时候,语感就非常的重要了,它可以帮助我们在一定语境下推断出生词的大致含义,帮助我们顺利读文。

然而,语感不是凭空产生的,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日积月累。我们在日常阅读中,除了汲取营养充实自己外,也可以将我们大家都认为出彩的句段甚至是观点积累下来,这都将有利于语感的培养,还对语文写作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不仅能够使我们的语言得到提升,还能使习作的深度增加,主旨得到升华。再说,就算不做书面摘抄,我们也能从阅读中获得新的感悟,不也是积累吗?

“理解”主要是指,对于文章的整体把控以及深层意义的挖掘。中学语文考试主体就是阅读,各种类型的阅读。不管是哪种阅读,都离不开理解二字。文学类文本阅读离不开对于文章所做目的以及文章象征意义的理解;文言文阅读离不开对于人物褒贬、社会背景的理解;诗词阅读离不开考生对作者感情、时代特征以及特殊手法的理解,等等。理解了文意,理解了情感,才能有深入挖掘其社会价值百科、时代精神的基础。

作者讲明月,只是讲明月吗?是描景还是抒情?若是描景,这景的作用是什么,渲染气氛还是烘托人物?若是抒情,抒的是什么情,是浪人思乡还是无成之悲,抑或是寂寞空对只有对影乱舞的孤寂?作者讲那人穿着几何,长袍还是马褂,绸缎还是粗麻,是为了突出人物还是暗示社会背景?这都是要求我们来体会的,也就是我在这里所说的需要的“理解”。若是理解不到位,而导致答题方向偏离“标准答案”的话,对于高考考生来说,不管答案组织多么规范,都必然失分。

而规范呢,是讲在答题时对于答案的组织。首先,是要注意答案的组织形式,一般认为分点列述是较好的形式。这种方式较为简洁,并且容易将得分点清晰的陈列,更能够清楚的表达想法,展现自己的答题思路。除了上述的优点之外,分点列述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可以帮助我们检查是否有遗漏项。还有一种组织形式,那就是按逻辑关系组织。这种形式一般用在探究类题目中较为实用,探究类题目切记不要大篇幅杂糅语言,可以依照并列、递进等简单逻辑关系进行组织,不仅语言组织有道,最重要的是能够讲清楚问题。

其次,是答案要点之间的排列问题,还是主要涉及到语言的问题。这个规范的要求,不算是硬性要求,但可以努力达成,属于锦上添花的加分项。简要来说,在注意了形式之后,可以在语言上下功夫,讲究一下语言的美感。例如,能够正常的使用四字、五字短语来增加语言的简练程度;也能够正常的使用对称结构来增加答案组织的整齐度。

在语文学习方面最后一点需要讲的就是“深刻”,这一点是针对于写作谈的。高考写作,一般来说主题都比较宏大,有时候会不好把握,虽然跑题的可能性不大,但很有一定的概率会泛泛而谈,让阅卷人觉得不知所云。更叫人担心的是,容易陷入对主题的阐述过于浅显、空洞的状态,让人读来觉得不够有深度,进而不能够太深切的打动看作文的人。在前述的“积累”中,所说的阅读就是非常好的增加思想深度,拓宽思想广度的途径。

在高考作文中,文章的深刻与否,还有一个很大的影响因素,那就是文章的主旨方向新颖与否,说白了,就是看与其他人相比,眼前的文章是不是有所区别,是不是有新的阐述方向,能不能让读文的人眼前一亮。或许有许多人会说,语言的工整与优美才是第一要义。诚然,语言是很重要的一个要素,然而我们不妨设想,一个主旨不够突出的文章,就算词藻华丽、排句工整,也只是一篇没有灵魂的文章,会给人空洞之感。所以,深刻仍是首要。

No.2

接下来,我想要说一说英语学习的经验与方法。英语与语文有许多相通之处,都属于语言性质较强的学科,然而,在学习过程中,还是存在许多的不同之处。英语的学习,我将其总结为“语感+词汇+灵活+文化”。

首先,“语感”在英语中的作用甚至大于其在语文所发挥的。英语作为一门外语,是另一个语言体系,其发音、文字、句子排列章法都与中文不甚相同,所以,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之中,语感就异常重要,毕竟英语学习的语法千千万,我们不能做到全部记住,甚至于遇到一些高难度的复杂结构时,语感是做出此类习题的捷径。

其次,在阅读过程中,就像前文在语文学习中所说的那样,当我们遇到生僻词汇时,我们大家可以通过语感来感知他们的上下文意思,进而达到加强理解、连贯做题的作用。英语阅读的主观性相对较强,所以在英语阅读过程中,过多的强调对文章整体的把握,而不在于某一个具体词汇的深入应用。

再者,在高考题型中,会出现“猜词”题,在这类题之中,有比较大的概率我们会遇到不认识的生词,或者是熟词生义,语感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通过对于上下文的阅读理解来推测出词语的含义,进而做到准确做题,完成答案的选择。由此观之,“语感”实在是英语学习与做题过程中的重器。

接下来就是“词汇”方面,词汇量对于英语学习的重要性是不言自明的,也是几乎所有英语学习者所推崇的学习方法。词汇量的大小,会直接影响对于英语的把控能力,当然,这个把控力主要还是体现在对于英文的翻译之上。或许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之下,我们会由于紧张等因素而对于语法有所疏忽,这样一个时间段,词汇可以帮助我们很好的使对方理解我们想要表达的意思。

此外,上一段说到的“猜词题”,对于词汇量较大的同学而言,也是占一定优势的,凭语感猜词纵然是很可行的方法,然而,“猜”总有一定的风险,尤其是遇到熟词生义的时候,思维惯性会让我们的思考发生方向偏离。所以,若是词汇量足够大,不仅能够增强答案的准确性,还能够大幅度省去纠结的时间。

“灵活”与“文化”这两点,我想合并在一起说,它们二者既能用于考试也能用于日常交流。对于考试来说,就是灵活的应用词汇、语法、句式。众所周知,英文的词汇,除了常见的意思之外,还会有其他不经常用的意思,这就要求我们运转大脑,跳脱出固有的思维圈。一个动词,到了其他的语境之下不一定不能作名词、作形容词,这都是灵活的体现。而这种灵活若是能够建立在对于英语国家文化的理解之上,那么会轻松很多。每一种语音都一定有其内在的组织规律,而这些规律的存在正是语音使用者的文化所赋予的。

在日常交流中,会有许多比较“地道的表达”,或者常用俚语、习语等等,如果能灵活应用,一定会有意外的收获。若是能对其文化有一定的了解,那么其中一些有趣的表达点或是一些充满英文意趣的表达必定出彩。而且,了解更多,与人交流起来也能够迅速拉近距离。

No.3

最后我想分享一下我的政治学习中总结的一些小心得。政治这门科目在文科六科中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好学,但也会有些困难的地方。简而言之,我认为政治学习在于“背记+灵活”。

首先,“背记”是指对笔记与课本上的硬性知识进行记忆。虽说死记忆死背诵并不值得推崇,但我们在政治学习过程中,将一些简练表达、细节知识点进行较为牢固的记忆,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也是政治这门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太相同的地方,其他学科对于硬性记忆同样有要求,但相比政治之下,就显得相对较弱。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要求,是因为政治这门学科的知识点比较多且零碎,能够成为体系的并不多;而且政治在答题的时候,要写的知识点也相多要求完整、准确、精炼。为了达成这样的要求,在高考答题中获得相对较高的分数,将书本中的“标准”表述记下来,是十分有必要且应当给予相当重视的。若是做不到这一点,很有一定的概率会在答题的过程之中出现表述不清的情况,就算将材料剖析的再深入再准确,也必然会失去很大一部分分数。不仅如此,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虽然阐述了原理,但没有完整而准确的表述,因为同样视为没有达到要求,同样面临扣分的情况,得不偿失。

接下来是“灵活”,这个灵活与英语的阐述中“灵活”有异曲同工之处,来说一说政治的专属灵活吧。我个人认为,政治上的灵活体现在原理与材料的结合上面。我们在做练习的过程中,几乎肯定会遇到自己的答案与所给答案契合度并不高的情况,明明自己的原理写的很准确很完整,却还是相差甚远。这种情况一般就是我们在做到背记原理之后,没有灵活运用,而导致了原理与材料分离,造成了答案组织僵硬。

我们在完整背下原理之后,不是简单的对应材料,然后誊抄原理、誊抄材料那么简单,牢固记忆只是第一步。下一步,就是要学会与材料紧密结合。在答案组织的过程中,很多同学会将“原理+材料”这个模式僵化掉,表现在机械的先写一条原理,在原理之后紧跟一句材料。实际上,“原理+材料”是指应该将材料与原理结合起来,达成一种在分析材料的过程之中引出移居,从而做到一种原理中有分析,材料分析中又有原理穿插的形式,不仅能体现运用与理解原理的程度,而且能够使说理更具说服力。不仅如此,灵活的处理原理与材料之间的关系,还能使答案更具整体性,更加赏心悦目。

No.3

最后我想分享一下我的政治学习中总结的一些小心得。政治这门科目在文科六科中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好学,但也会有些困难的地方。简而言之,我认为政治学习在于“背记+灵活”。

首先,“背记”是指对笔记与课本上的硬性知识进行记忆。虽说死记忆死背诵并不值得推崇,但我们在政治学习过程中,将一些简练表达、细节知识点进行较为牢固的记忆,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也是政治这门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太相同的地方,其他学科对于硬性记忆同样有要求,但相比政治之下,就显得相对较弱。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要求,是因为政治这门学科的知识点比较多且零碎,能够成为体系的并不多;而且政治在答题的时候,要写的知识点也相多要求完整、准确、精炼。为了达成这样的要求,在高考答题中获得相对较高的分数,将书本中的“标准”表述记下来,是十分有必要且应当给予相当重视的。若是做不到这一点,很有一定的概率会在答题的过程之中出现表述不清的情况,就算将材料剖析的再深入再准确,也必然会失去很大一部分分数。不仅如此,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虽然阐述了原理,但没有完整而准确的表述,因为同样视为没有达到要求,同样面临扣分的情况,得不偿失。

接下来是“灵活”,这个灵活与英语的阐述中“灵活”有异曲同工之处,来说一说政治的专属灵活吧。我个人认为,政治上的灵活体现在原理与材料的结合上面。我们在做练习的过程中,几乎肯定会遇到自己的答案与所给答案契合度并不高的情况,明明自己的原理写的很准确很完整,却还是相差甚远。这种情况一般就是我们在做到背记原理之后,没有灵活运用,而导致了原理与材料分离,造成了答案组织僵硬。

我们在完整背下原理之后,不是简单的对应材料,然后誊抄原理、誊抄材料那么简单,牢固记忆只是第一步。下一步,就是要学会与材料紧密结合。在答案组织的过程中,很多同学会将“原理+材料”这个模式僵化掉,表现在机械的先写一条原理,在原理之后紧跟一句材料。实际上,“原理+材料”是指应该将材料与原理结合起来,达成一种在分析材料的过程之中引出移居,从而做到一种原理中有分析,材料分析中又有原理穿插的形式,不仅能体现运用与理解原理的程度,而且能够使说理更具说服力。不仅如此,灵活的处理原理与材料之间的关系,还能使答案更具整体性,更加赏心悦目。

延伸阅读
  • 2020河北高考普通体育类专业测试日程安排确定
  • 高考工厂复学记:倒计时100天的誓师大会没了
  • 香港补习班老师与2名考官勾结,泄露"高考"资料 3人获罪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