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不只是题主被孩子问的问题难住了,平日里有很多家长被好奇的孩子问的各种“千奇百怪”的问题难住,毕竟生活中我们大人习以为常的一些事物对于小朋友来说,都是一个个崭新的世界,一个个崭新的面孔,等待他们去探索。
有些家长总觉得孩子问的问题很无聊,没耐心回答,有时候敷衍道:本来就是这样呀!其实这种做法就是在扼杀孩子的好奇心,长期以往,孩子从你这儿获取不到他想要的答案,对你也会慢慢疏远的。
所以孩子问的问题在你看来再无聊,也不要敷衍,别忘了二十年前你很虔诚的问你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当妈妈说你是捡来的时候,你是多么伤心,所以不要忘了这种童年的悲伤,不要传承下去。
回答孩子的问题时,不能像对待大人一样,一定要用最简单、最直白的语言说明事情的真相,毕竟如果你要是扯很多专业名词,本来孩子只是有一个疑问,这下好了,一下子又多了好几个,问题也得不到解决。
回到题主被自家孩子难住的这样的一个问题中来:水是透明的,但为什么我们能看见?必须得说,孩子的世界是那么的清澈透明,很多成年人可能都回答不上来甚至是发现不了这个日常现象背后的科学秘密。
首先思考:我们是如何看见周围的物体的?
其实这方面的知识我们是在初中物理学的,光学那一章,我们正真看到的物体分为三种:透明的、不透明的和介于中间的。
透明且有颜色的物体光线从其穿过,且只有一种颜色的光谱才能通过,不透明的物体是光线照到它身上后反射回来的,而介于透明和不透明中间的物质穿过和反射的光线都有。由于每种物质会吸收特定的光谱,所以每种物质的颜色在太阳光下是一定的。
然后光线再进入我们的眼睛,其实进入我们眼睛光线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后面在经过我们大脑的修正所以我们正真看到的物体并没有倒立。
下面是一个关于水的实验:
大家看这个瓶子里是空的还是有水呢?
相信我们大家用肉眼很难辨别出来到底有没有水,因为这种玻璃瓶的通透度太高了,基本上从水中通过的光线没啥异常。
不过,我们一旦不遮挡瓶中的水面,你该不会是立刻就能判断出来瓶中是有水的了呢。
这是因为水面并不是平的,而是凹下去的,光线在这儿发生了折射,加上我们大脑的经验判断,瓶子里有水。
水虽然也能反射光线,但因为水的透光率太高,反射回来的基本上很少,肉眼很难分辨。只有在水足够深的情况下,反射回来的光线累积多了,达到了我们肉眼可识别的范围,我们才能看见水,比如蓝色的大海和绿色的湖泊。
同样的,玻璃瓶也是透明的,为何我们也能看到
这和我们看见水面的原理是一样的,很多玻璃瓶的形状并不是几何规则的,所以从玻璃瓶后面过来的光线在穿过玻璃瓶时也会发生折射,加上瓶子上面贴的标签,以我们的生活经验,一般人都会识别为玻璃瓶。
同样的,要是玻璃比较薄,也比较平整,我们的肉眼也是很难识别出来的,所以常常有人会一头撞上很干净的玻璃门,嘴里念叨着,今天不宜出门,实则是一种很正常的光学原理,这应该是九年义务教育的另一重意义了。
那我们怎么给孩子讲清楚这样的一个问题呢?
肯定不能像以上这样给孩子阐述,里面涉及到太多孩子可能听都没听过的词语了,就像是给初中生讲高中知识一样,肯定得犯迷糊,所以我们要用一种浅显易懂的方式阐明真相。
你可以这样跟孩子讲:我们正真看到东西是因为光线进入了我们的眼睛,虽然光线从透明的水中穿过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但因为水中有一些杂质和光线经过两种不同的东西时会改变原本的方向,所以我们的大脑根据以往的生活经验,判断出来那儿有水。
总结:
有时候对于小孩来说,真相到底是什么可能没那么重要,给他全方位的解读他也理解不了,但我们肯定要培养孩子的科学精神,就是万事万物都可以用科学解释的,大方向不能有错,但凡孩子提出的问题你可以不知道答案,但不能用一句:小孩子别瞎问,长大后自然就懂了,来搪塞孩子,这是不负责任的家长干的事情,既然我们将孩子带到了这样一个世界,就有义务带他们了解真实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