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教孩子,靠的不是武力,而是智慧噢。
——鹿妈
◆◆ ◆
来源 | 网络
“玩游戏只能他赢,输了就哭,撒泼耍赖,不玩还不行。”
“不给买玩具,他就歇斯底里大哭,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现在都怕带他去商场。”
“我家孩子脾气特别大,说她一句都不行,而且急了还喜欢动手打人!”
......
以上这些场景爸爸和妈妈是不是觉得很熟悉呢?
孩子坏脾气、闹情绪的时候常常使我们气得抓狂,又担心孩子会慢慢的肆无忌惮,控制不好情绪,成为令人讨厌的“熊孩子”。
情绪调控能力是情绪智力的重要品质之一,这种能力能使孩子及时摆脱不良情绪,保持积极的心境。
如何更有效地引导孩子处理生气、愤怒、害怕、自卑、受挫等情绪控制的问题,是现在父母需要特别学习的一门功课。
01
每一位父母,都曾被孩子的哭闹“要挟”过。
在《妈妈是超人》中,马雅舒的育儿方式曾被网友们质疑,说她“不懂教育,溺爱孩子”。
女儿不想吃饭要吃冰淇淋,一哭,就给;不肯睡觉,对妈妈又踢又打,一哭,就抱;不想上幼儿园,一哭,差点抱回去。
图片来自:网络
聪明的孩子,从此清楚自己拥有了一招制胜的“法宝”,只要不停地哭,总能得到自己想要的。
马雅舒的一再妥协,让女儿米娅缺乏独立自主能力,出现各种任性行为,甚至面临被幼儿园退学的风险。
图片来自:网络
妥协、溺爱,造就的很可能就是一个个任性的“熊孩子”,甚至“巨婴”。
不想被孩子的哭闹要挟,却又不能妥协,不能打骂,于是很多妈妈们采用了一个看似有效的办法:不理会,直接走掉。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冷处理,但是冷处理不是冷暴力。
最近看到一个视频。
在视频中,一个小孩子躺在路边的草地上,一边大声哭闹,一边用脚蹬地。
在离他两三米的位置,他的妈妈静静地站在那里,盯着孩子,不言不语,不喜不悲。
就这样,小孩子哭闹了1个多小时,他的妈妈也一动不动地看了1个多小时。
图片来自:网络
这种冷暴力的处理方法,和前几年大热的“哭声免疫法”一样,简单、直接。
可是近年来“哭声免疫法”给孩子心理带来的损伤,已经被慢慢的变多的心理学家所验证。
最直接有力的证据,便是“哭声免疫法”的教育理论依据的提出者——美国行为主义专家华生,他的孩子在这种冷漠的养育方式下,大儿子自杀身亡,二女儿多次自杀,小儿子一直流浪,靠他的施舍勉强度日......
郑渊洁曾经说过:“一个好的教育者应该用50种教育方式去教育一个孩子 。”
同样,一个好妈妈不应该因为孩子不接受自己的教育方法,就冷眼旁观,消极以对。
世上的方法千万种,积极尝试,总能找到一款适合“熊孩子”的。
在《知识就是力量》2018-9-21期中,罗振宇讲到在公众场合,当我们的孩子非要买玩具,大声哭闹时,我们要温和的照顾到孩子的情绪,小声的说:
“宝宝,你现在是不是不舒服呀?是不是很想要这个玩具?”,这时候,我们的爸爸和妈妈就会发现,孩子的情绪很容易就被安抚下来了。
图片来自:网络
当孩子难过、大哭的时候,爸爸和妈妈首先要接纳孩子的情绪,先别上来讲道理,这才有可能跟孩子一起去把这样的一个问题给处理好。
我们也可以更细腻的对宝宝说:“宝宝你现在肯定特别想要玩具,如果今天拿不到玩具的话,你肯定会特别难过的,对不对?”
首先要做的,就是要重复我们孩子说的话,让孩子明白:我们是懂他的。
所以在孩子发脾气的时候,父母最重要的绝对不是满足孩子的欲望需求,让孩子停止发脾气,而是必须处理好孩子的情绪。
02
简·尼尔森在《正面管教》一书中反复强调这样一个观点:
“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丧失信心的孩子,他们的不良行为是在让你知道,他们没有感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而且他们对于如何找到归属感和价值感抱有错误的信念。”
所以,简·尼尔森把孩子的不当行为,特别是哭闹比喻成一个密码,而父母的责任就是破解这个密码,找到孩子哭闹背后的原因。
为了能够更轻松容易的解读孩子哭闹的密码,有几种方法家长可以尝试一下:
告诉孩子你很理解他
比如:“你现在很生气对不对?妈妈知道你很生气,因为没有给你买玩具对不对?但妈妈还是很爱你啊~”
切记,这样一个时间段,别着急解释你的理由,孩子的情绪没有平息,你越解释只会越刺激孩子,让他越激动。
简单回应
如果我们在真心实意地表达自己内心所想,结果对面的人一直在倾听,没有半点反应。
那我们是知道他听到了还是没听到呢?
所以面对孩子,我们应该用一些语气助词来引导孩子继续表达自己的想法,给孩子简单的回应,我们有在认真听,但是绝对不喧宾夺主。
适当的关爱
面对孩子的哭闹,现在很多家长都喜欢采用冷处理的方式。
只是,在具体的操作中,很容易把冷处理变成冷暴力。
就像之前所提到的那个盯着儿子哭闹了1个小时的妈妈。
她的出发点,应该是希望用冷处理的方式,让孩子平静心情。
但是,她却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
冷处理是指在孩子的情绪平静下来之前,不与孩子进行任何沟通。
只是,很多父母在与孩子暂停沟通的同时,把对孩子的关心也顺手中止了。
行为可以冷,但是心却不能冷。
不与孩子进行沟通,可不意味着不给孩子关爱。
所以,妈妈在进行冷处理的时候,不要离孩子太远,最好能够坐在孩子的旁边。
有机会的话,可以在孩子哭累的时候,喂他喝口水。
总的来说,就是给孩子传递这样一种想法:我不同意你的要求,但是我依然爱你。
教孩子用语言表达需求和感受
告诉孩子发脾气哭闹并不能产生任何作用和效果,而好好说话、合理谈判、讲出自己的想法和理由却能得到更多的回应与帮助。
所以你要教会孩子正确的表达方式,如:“妈妈,我很喜欢这个玩具,你不给我买,我真的很生气!”
同一种哭闹,千万种理由。
只有花心思,细心观察孩子,耐心解读孩子,体贴的理解孩子,才能够准确的破译出孩子哭闹的密码。
在育儿道路上,愿意积极尝试的父母,才能够养出乐观向上的孩子。
愿天下的孩子都少一些哭闹,多一些欢笑。
免责声明: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以作处理。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和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和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和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