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想实现财务自由,先做好这些事
◆ 后台回复书名一键免费阅读 : 东京百景 | 日本还是第一吗 | 巨大的拥抱 | ……
本文摘自《定投十年财务自由》
0 1
PART
投资要趁早
提到投资理财,有很多刚开始工作或者手里没有多少钱的年轻朋友会这样想:
现在手里本来就没多少钱,每个月随便花花就没了,想要投资理财,还是等以后有钱了再说吧。
但是这种想法,其实会有比较大的问题。
因为投资需要时间,长期投资才能享受到复利的威力。
投资要趁早。
我们举个例子,现在有早早、中中、晚晚三个人。
其中,早早最早开始投资理财,22岁大学毕业后就开始每个月定投1000元。
中中进行投资理财比较晚,27岁才开始自己的第一笔定投,但同样也是每个月定投1000元。晚晚平时花钱大手大脚,一直到32岁才开始自己的第一笔定投,随后也是每个月定投1000元。
假设他们三个人定投的都是同一款年化收益率为8%的投资品种。如果都是定投到60岁,他们可以分别积累下多少资产呢?
我们得到了图1.1。这是早早、中中、晚晚在几十年人生里,积累财富总量的走势图。
早早定投得最早,最后能够积累下大约310万元的资产。
图1.1 在年化收益率为8%的情况下,不同年龄开始投资到60岁的收益
中中积累的资产其次,最后能够积累下206万元的资产。
晚晚积累的资产最少,最后只有135万元的资产。注意他们开始定投的时间,彼此之间相差只有5年。
但最后积累的财富,相差七八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
在人生开始赚取收入的前5年,如果能越早开始投资理财,越到后期,积累财富的差距就会越大,想要赶上的难度也会越大。
我知道有些小伙伴会说:这个简单嘛,只要中中在27岁的时候,每个月能够多投资一些钱,不就能迎头赶上了吗?这样就算是晚投资了几年,应该也不会差多少吧?
那我们就来算算,如果你是中中,你比早早晚了5年开始投资,每个月你要多投入多少钱,才能赶得上早早。
计算的过程不详细讲了,直接给出结果:想要赶上早早,你必须在接下来的33年时间里,每个月投资1500元,也就是要每个月比早早多投资整整500元才行!每个月要多投资50%的本金,而且要整整33年的时间,你才能积累和早早一样多的财富。
你可能觉得很委屈:我才晚了5年啊!
让我们再认真看看图1.1,在34岁之前,早早、中中、晚晚的财富没有特别大的差别,差距拉大是在34岁之后,复利的威力需要时间才能体现,时间越长,差异越大。
沃伦·巴菲特能够积累巨额财富,除了他具备别人难以企及的投资能力之外。
他的投资生涯持续了60多年,到现在也没结束,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而他的绝大部分财富,也是在60岁以后才拥有的。
所以,对于刚刚进入职场的小伙伴来说,投资理财,越早越好!
一开始本金不多完全没关系,每个月就算拿出500元来投资,未来也有可能收获巨大的回报!
0 2
PART
养成3个理财好习惯,受益终身
国内的财商教育是很落后的,很少有学校会给中小学生专门开设投资理财的课程。
而且,现在独生子女多,通常是两代人三个家庭,去照顾一个孩子。
家长很多时候对孩子的需求有求必应。
这就导致很多人在花钱上没什么规划,也没有攒钱的意识:反正钱花不完,想要的时候也有人给,何必节约攒钱呢?
但是上了大学之后,孩子离开家庭,第一次手里有了不少数目的金钱可以支配,这钱怎么花,就成了一个问题。
甚至这样的一个问题比单纯地学习学校的知识还要重要。
毕竟,大学学的东西可能毕业后没有用上,但是花钱和理财的习惯,是一辈子的事情。
好习惯一:把每月开支分成4份,避免把钱早早花完心理学上有个比较著名的实验。
把糖放在桌子上,告诉一群小朋友,如果能不吃桌子上的糖,下午会再给一块。
然后实验员走开,观察小朋友的行为。
结果,大部分小朋友是无法忍耐到下午再吃的,他们会马上吃掉。
只有一小部分小朋友坚持到下午再吃,因而获得了额外一块糖的奖励。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人性是不耐的。
花钱也是如此。
上班族每个月都会领工资,对于不耐的月光族来说,克制自己不乱花钱,是很困难的,很容易就在前半段时间把钱花光。
怎么改善这个现象呢?
我们大家可以当工资发到手之后,立即把这个月用来支付日常开支的钱分成4份,每周分配一份,这样做才能够避免把钱早早地花完。
好习惯二:养成记账的习惯
人的记忆力是有限的,很容易忘记之前发生的事情。
不过,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把以前的开销记录下来,这样我们就知道钱花到了哪里。现在有很多记账的App,通过手机记账很方便。有了记账的习惯,清楚自己的开销进度,知道钱花在了哪里,后面也更容易优化。养成记账的习惯,会让你受益终身,很容易积累下财富。
好习惯三:做好预算第三个好习惯是,为将来的开支做好预算。
做预算已经是比较高级的技巧了,大部分人不一定有这个习惯。
我们大家都知道预算部门是政府和企业很重要的部门,专门拟定未来的收支计划。
而有这个习惯的个人并不多。有了记账的习惯,我们就可以知道过去的时间段里,自己是怎么花钱的。
针对这些已经发生了的账单,我们就可以有明确的目的性地进行增加收入、节省开支的预算规划。
对学生来说,主要是砍掉不必要的消费、优化必需的消费。
这里有朋友会觉得“砍掉消费项目”是非常困难的,怎么办呢?
其实有一个小窍门挺好用的,可以用“为物品贴上生命标签”这个方法。比如设定一杯星巴克咖啡=3小时生命,一件大衣=300小时生命(此处假定时薪为10元)等。
这样,就可以很清楚地知道每一项消费的价值百科是多少,再问问自己这样值得吗。
答案立即就出来了。熟练了之后,我们还可以比较精准地规划出自己下个月的开销是多少。到了这一步,我们已具备比较出色的消费观和财务技巧了。
0 3
PART
30岁之前,优先提升自己
工作之后,要不要买车?
钉大,大家都知道车子是消费品,尤其是贷款买的。那么在30岁这个人生阶段是不是应该去更多地购买资产而不是负债,包括贷款买房,因为一线城市房价那么高,房贷背负起来很累,而且也不是必需品,换成是你,你会怎么做?
螺丝钉是这么看的,汽车是消费品。
从买来开始使用算起,汽车就在不断贬值。螺丝钉在北京住,也没有买车。
出门需要的时候就打开叫车软件,随叫随到,经常还有优惠券可以用,折算下来比买车划算多了,也挺方便。
所以,这样的一种情况下,从财务角度打车就比买车划算一些。
不过,螺丝钉回老家的时候就觉得还是有车方便,因为不好叫车,公交也不发达。
在老家生活,没有车的话会耽误大量的时间成本。这样一个时间段有辆车会好一些。所以,是否需要买车因人而异。
不过需要买车的时候,买个普通的便宜耐用的就好啦,没必要买太贵的。
巴菲特的一辆“小破车”,也开了几十年呢。
房子就比较特殊了,它本身带有金融属性,能够抗通货膨胀。
所以一个城市的房价,会随着居民人均收入的增长而增长,不像汽车贬值那么快。不过确实没必要在年轻的时候就背负太高的房贷压力。在30岁之前,无论怎么去拼,大多数人都很难轻松负担一线城市的房价。这个在全世界都是如此,包括美国。
30岁之前,我们该把更多的重心放在人力资产的培养。
我们自己就是一个非常强大的资产。根据美国布鲁金斯研究院2011年的调查数据,一个本科学历能带给我们的现金流,折算成金融领域的投资年复合收益率,竟高达15.2%,远高于股票资产8%~9%的收益率。这也是我们要辛辛苦苦求学十几年、考好大学的原因。
同样是本科毕业,不同行业的工资也不同。
像美国计算机工程毕业的本科生,平均年工资收入为6.1万美元,而有的专业则只有4万美元。
这些是从整体概率的角度得出的结果。
好大学也有差学生,不过从整体上来看,一个好学历、好专业,给我们一辈子带来的收益是非常大的。
就算是上班后,我们也能够最终靠各种方式提升自己。例如银行的员工可以考相应的专业考试,比如CFA(特许金融分析师),这些证书可以在评职称的时候提供加分项,职称越高的员工月工资也会越高。
拥有这类证书也是非常棒的、收益率很高、风险又非常低的资产。
再比如,看这本书学习投资理财。这本书能给我们大家带来知识,使我们未来现金流的提升不可估量。
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这才是全世界通用的硬资产。
只不过提升自己比较辛苦,比较逆人性。大家都明白这个道理。
有些家长自己不怎么努力,但是对孩子严格要求,实际上的意思就是明白这个道理,但是不忍心对自己狠一点儿。
再说到买房。
年轻人适不适合买房,买房的时候能不能从银行贷到款,其实银行是有比较通用的指标的:贷款人的月还款额/月收入,至少要低于50%。如果大幅高于这个数字,年轻人还是不要吃力供房了。一来生活品质会下降;二来背负这么高的贷款,人生也会丧失很多可能性。
如果不打算买房,那就需要仔细考虑租房的事情。
有一段时间,北京、上海等城市的房租上涨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这些大城市的房价比较高,对很多刚工作的年轻人来说,无法负担直接买房的资金支出,租房是优先选择。
年轻人该如何租房呢?
记得螺丝钉刚毕业租房的时候,没什么经验,跟一个同事合租。
第一次租的房子,在北京某公园附近,距离北京地铁五号线不远。那一片有不少小区,房子本身一般,租房的人也鱼龙混杂,好在当时租房的价格还比较便宜。房子是一个一居室,不过客厅被简单地改造成一个卧室。出租房子的是一个二房东,他把周围住户的房子收上来,进行简单的改造,或者打个隔断,这样就可以多出几个房间来出租了。每天早上从租住的房子坐地铁去上班。
五号线早上人非常多,刚开始没有经验,去地铁站的时候正好是上班高峰期,往往要等三四趟才能挤上去。后来有经验了,早上早点儿走,5点多起床,6点多出门,这样地铁上人比较少,到单位后可以先去吃早餐。
到了晚上,晚高峰也不想挤地铁,下班后就在单位附近吃个饭,看会儿书,待到晚一点再坐地铁回去。虽然如此,但是每天来回路上所花的时间还是比较多的。
所以后来实在不想在路上花费太长的时间,就打算退掉房子。还记得当时二房东指着卧室门上的一个小窟窿说,这是你们弄出来的,要补400元,但是那个窟窿其实是一开始租房时就有的。
协商未果,最后没办法,给了二房东200元,退掉了房子。第二套房子租在了单位附近,也是合租。
虽然租金跟第一套差不多,不过因为离市中心近了,面积小了许多,仅够放下一张床和一张书桌,居住条件也远不如第一套房子。然而最大的好处就是:离单位近。这样,早上不用再那么着急,晚上也可以更早到家。
有了更多的时间,就可以看更多的书。当时螺丝钉开始对金融投资感兴趣,接触了很多金融产品的资料,买了很多金融类的书开始研究,也开始在网上写很多有关金融产品分析的文章。第一套房子上下班通勤需要2个多小时,第二套房子上下班只需要20分钟。节约下来的1.5个小时,变成了螺丝钉脑中的知识,也变成了螺丝钉的一篇篇文章。渐渐地,研究越来越深入,写的文章也慢慢变得多,跟螺丝钉讨论的朋友也慢慢的变多。两年的时间里,就写了上百万字,看了上百本书。而完成这些,都是在工作之余,通过从各种地方节约下的时间来实现的。
虽然如今工作比从前更加忙碌了,但是,“挤出时间来看书”的习惯,还一直保留着。房租是一笔消费,花出去就没有了。
但是,“人”本身就是资产——人力资产,节约下时间在自己身上投资,是可以升值的。而且这个升值的空间,还非常大。对年轻人来说,如果要租房,就选择在单位附近租住。如果不舍得花太多钱,那宁可面积小一点。通勤路上花太长时间,虽然可能会节约几百元,但浪费的时间是弥补不回来的。
时间很重要。节约下来的时间,不能浪费,如果用来学习,会加速我们的成长。住得离工作近一点,住得离钱近一点。
在你觉得最重要的事情上,全力以赴!这,就是螺丝钉眼中租房的秘诀。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