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和孩子快速拉近关系?
只要一个游戏就可以了。
拿手或者任何其他东西挡住脸,然后再拿开遮挡物,突然笑着出现和宝宝打招呼,宝宝就会咯咯咯乐个不停,而且可以乐此不疲的一直玩下去~
这个游戏就是:躲猫猫。
它多好玩?朋友乐乐妈妈说,前天,她和宝宝玩了一上午,只要她藏起来再出现,宝宝都会被逗乐。
而且躲猫猫是不受年代和地域的限制,几乎任何一个人都玩过躲猫猫,我们的爷爷奶奶辈、爸爸和妈妈都在玩,国外的小朋友也在玩。
01
为什么宝宝都爱玩躲猫猫?
物体被阻挡后看不到了,这个物体还存在吗?
你肯定会说,当然在了,仅仅是没有看到而已。
但小宝宝可不这样认为,在小宝宝的世界里,只要是看不到了就以为不存在了。当它再次出现,对宝宝来说,就是一个新的东西。
和宝宝玩“躲猫猫”时,妈妈一次次的在手背后消失,出现,反复的过程中,宝宝逐渐明白他看不到妈妈的时候,妈妈其实并没有消失,仅仅只是看不见了。
在这种过程中,宝宝渐渐明白:即使你看不到她,她仍然在你周围。
这也就是著名的瑞士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称之为:“客体永久性”,简单点来说就是儿童明白物体是作为独立实体存在的,即使你看不到或摸不到它,它们仍然是存在的。
科学家发现:宝宝出生后的头2年一直在学习这个道理,而「躲猫猫」的游戏正是在帮助孩子学习,所以宝宝很爱玩躲猫猫。
02
「躲猫猫」还有很多你不知道的好处
1.帮助孩子缓解分解焦虑
很多孩子在爸爸和妈妈上班,甚至爸爸和妈妈离开一会就哭闹,这实际上的意思就是因为孩子头脑中还没有“物体恒存”的概念,觉得爸爸和妈妈走以后就都不见了,消失了。
在躲猫猫的游戏中,孩子会逐渐掌握“物体恒存”的概念,认识到,那些不在视线范围内的人和物并不是真的消失了他们还会回来的,宝宝的分离焦虑症就会减少很多。
2.让宝宝感知情绪变化
长岛大学心理学家戴安·蒙塔古博士与罗格斯大学心理学家阿琳·沃克-安德鲁斯博士曾经通过"躲猫猫"游戏研究宝宝在4个月时的某些特性。
研究结果发现:当成人面部表现出不同情绪时,宝宝观察的时间长短也不同。2个月的宝宝很容易被逗笑,而且持续时间很长,4个月宝宝起初会被逗笑,但是发现大人都是一个表情时,笑的时间会逐渐减少。
宝宝会从躲猫猫这个游戏中,会渐渐对爸爸/妈妈的表情产生敏感性,从而做出反应,这也是宝宝开始感知情绪变化的第一步。
3.是宝宝探索世界的开始
找人找东西的过程激励着孩子们积极调动全部智商去进行最大程度的思考,并运用所有的想象力去提升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
比如很多宝宝在和妈妈玩一段时间「躲猫猫」后,就会自己把玩具藏在地毯下边,然后拿出来,这就是他通过躲猫猫,举一反三学来的。
03
如何与不同年龄段的宝宝玩「躲猫猫」?
【0-8个月】
和宝宝对视的时候,妈妈可以慢慢的拿双手盖住自己的脸。然后,一边叫宝宝的名字,一边慢慢把手挪开,开心的和宝宝玩耍,次数越多越好。
当宝宝逐渐适应「妈妈消失又出现」的游戏后,可以互换角色,玩「宝宝消失又出现」的游戏。
用东西遮挡住宝宝的脸,然后再帮宝宝拿开,这时候语言互动一定不能少,多次练习以后,引导宝宝学会自己拿走遮挡物。
这样,宝宝就会很快意识到“客体永久性”。
【8-12个月】
宝宝会爬后,把宝宝藏在安全的地方,爸爸/妈妈有意说,宝宝在哪里呀?然后找到宝宝,露出欣喜的表情,或者爸爸/妈妈藏起来,呼唤宝宝来找。
或者也可以拿宝宝的玩具作为道具。把宝宝的玩具藏起来,引导宝宝去找。注意:一定要露出一些破绽,比如当你把玩具藏在桌子后面,可以故意露出玩具的一角,让宝宝轻松找到。
【一岁以后】
一岁以后就可以让宝宝掌握主动权,爸爸和妈妈只要配合宝宝就可以了。同时还可以让宝宝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锻炼宝宝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04
最重要的还是父母的陪伴
其实,游戏再好玩,最重要的还是和宝宝一起玩游戏的人。
BBC 纪录片《北鼻的奇异世界》中,心理学家和科学家通过对新生儿的实验发现,婴儿在面对真人和玩具时,大脑的活动出现了显著的不同:在面对真人时,他们的脑电波要活跃得多。
对孩子来说,没什么能代替和爸爸和妈妈之间的互动,爸爸和妈妈的陪伴才是宝宝最奢侈最想要的玩具!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