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婴童健康网 > 资讯 > 文章

95后全职妈妈占比多半谁在逼女人回家带娃

2020-01-05 13:33:53  阅读:3290 作者:责任编辑NO。蔡彩根0465

文 | 米粒妈 (公众号 米粒妈爱分享)

这几天,米粒妈一直在被年龄暴击,先是看到新闻说2020年,最早一批90后已经30岁了,暴击……

然后又看到了一个热搜#95后全职妈妈占比八成#,暴击*2……

95后,就算按最大95年算,今年也才24岁,24岁的全职妈妈,等等,24岁都已经当妈了?还有八成是全职妈妈?

这个热搜来自于一个近日发布的《2019年度中国家庭孕育方式白皮书》,里面提到的这几个数据,都让我觉得有点胆战心惊。

1.中国年轻父母全职在家的比例逐渐上升,占比58.6%。

2.95后全职妈妈占比已达到82% ,她们更多集中在低线城市。

3.全职妈妈们中60%拥有“副业梦”,但只有35%付诸了行动。

看完这份报告,说实话,我觉得心里的感受特别复杂,一时半会竟然不知道该说什么,为此,我还专门和几个同事讨论了一下这个话题。

首先,95后妈妈,即便以95年开始算,也才24岁。这个年纪成为妈妈,意味着这个群体中的大部分人都是大学一毕业就结婚生子了,可能都不曾工作过一天。

其次,全职妈妈,意味着从孩子出生一般到孩子3岁左右,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育儿的身上,几乎不可能再有精力学习或者工作。

最后,全职妈妈所谓的“副业梦”,说得不太好听,实际上的意思就是“打零工”,工作内容不会太高端,收入也不会太丰厚,其实对未来就业也没什么太大的帮助。

所以,在很大程度上来说,这些早早就选择了结婚生子并成为全职妈妈的女孩子,未来再想要回到职场工作其实是很困难的。

我不想危言耸听,但“全职妈妈”能够说是这样一个世界上最有风险的职业了。

去年大热的电影《找到你》里面,有这样一个故事:

朱敏,曾是名牌大学的毕业生,为了孩子和家庭,她选择了放弃事业,做了一名全职妈妈,但她所有的付出,最后换来的却是丈夫有恃无恐的出轨。

因为生育孩子的痛苦和身心俱疲的婚姻,她患上了抑郁症,不得不接受心理治疗,却被丈夫指控有精神病不宜照顾孩子。

她没有工作,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却被丈夫拿来当作法庭上不适合抚养孩子的力证。

而当她希望以一个母亲的身份,去争取律师李捷的理解时,却反被嘲,“我努力工作,就是不想像你一样被动”。

悲愤欲绝的她,选择了自杀,最后虽然被救出,但却留下了满脸的疤痕。

《找到你》这部电影中,其实描绘了真实的生活中很多真实妈妈的境遇,我专门写过一篇文章《这部卖惨的电影,揭露出中国妈妈的鄙视链》详细分析了中国妈妈的艰难。

但我今天其实并不想写全职妈妈的悲惨故事,我真正想写的,是“究竟是谁在让女性回家带孩子”?

当然,我知道,很多时候全职妈妈是其实女性个人的主动选择。

我自己是妈妈,再加上我做这个公众号的原因,我认识非常多的全职妈妈,她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是在怀孕生子后主动选择成为全职妈妈的。

她们照顾孩子的衣食住行,操心孩子的教育,同时还能把家里家外的各种琐事处理得漂亮干净。能当全职妈妈的人,我真的觉得非常厉害,因为我知道照顾孩子和家庭,是需要付出极大的精力和心血的,所以我非常尊重她们。

但是仔细想想,即便是“主动”选择成为全职妈妈的人,在很大程度上,依然是“被动”做出选择的。

首先,指望老人带娃不太现实。

我曾经询问过我身边的全职妈妈们,为啥不让老人帮忙呢,其实她们当中很多人的老人,都是受过良好教育的。

但绝大多数妈妈都回答我:“现在带孩子的要求太多了,老人顾不过来。”

确实,现在的育儿大环境,早已不像我们出生时那会那么宽松了,“科学育儿”就像一个紧箍咒一样,紧紧地套在每一个新手妈妈的头上。

“一天几顿奶”、“夏天到底要不要穿袜子”、“6个月内不用额外喝水”、“1岁前不能吃盐”、“每天的辅食怎么安排”……育儿的每一天都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而这样一些问题,往往老人们会有自己固执己见的想法,即便他们能接受新的育儿观念,也很难真正执行下去。

当然,老人的体力、想法、能力跟不上带娃需求还是一个小事。

事实上,大多数人宁可自己带娃也不让老人帮忙的真正原因是:育儿引起的家庭矛盾真是太可怕了。

米粒妈的一个朋友,原本在四大做高级审计,和先生感情也特别好,生完孩子之后,婆家主动帮忙带孩子,她其实是非常感恩的。

公婆在科学育儿上做的并不是特别好,但她一贯以来的处理方式就是:“只要不是原则性问题,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饶是这样,家里依然是鸡飞狗跳。

最严重的一次是,9个多月的孩子发烧,她把一天孩子该吃的药都安排好,嘱咐了一遍又一遍之后才去上班,结果上到一半被叫回来,儿子不仅高烧,而且狂吐,甚至抽搐。

送到医院之后,面对医生的询问,老人才说:“觉得退烧药没什么用,所以给孩子喝了一瓶藿香正气水。

藿香正气水含有乙醇,而她儿子正好酒精过敏,如果不是送医及时,孩子的命可能都保不住。

这次意外,终于让家里沉积已久的矛盾彻底爆发了,闺蜜没有详细描述其中的崩溃与惨烈,只是说:“连家里的菜刀都用上了”。

痛定思痛后,朋友决定先暂停自己的事业,选择回家亲自照顾孩子。

其次,请保姆更不现实。

先不说我们每天都可以在新闻上看到各种保姆虐待孩子的新闻了。

我同事曾经给我讲过她请育儿嫂的崩溃经历。

孩子不到一岁,她就已经请过不下十个育儿嫂,育儿嫂的价格从4000一个月到10000一个月的都有,然而,没有一个满意的。

她说:“这年头,找个好保姆比找个好老公都难,光是和育儿嫂打交道的经验,我都可以写一本十万字的书了。”

有业务能力完全不过关的,有来了不到一个星期就要求涨薪的,有说对家里饭菜不习惯要求她每天给点外卖的,有偷偷把100ML海蓝之谜面霜当作身体乳用的,有来了一个月说家里有急事跟她借钱结果跑了的……

同事说和育儿嫂打交道,已经让她见识到了人生百态。

我们小区里有一个双胞胎妈妈,我以前和她聊天问过她,为啥不请两个育儿嫂,这样她就能出去工作了。

她笑着给我算了一笔账,她说:“我出去工作,一个月大概2万块,税后到手也就1万7的样子,2个全天保姆,差不多得1万5,这还不包括逢年过节给的红包什么的,其实我出去上班,挣的钱还不够给保姆开工资的,还得成天担惊受怕,生怕保姆对孩子不好,这样想想,还不如自己带算了。”

她这么一说,其实我对于95后全职妈妈占八成忽然理解了。

刚毕业的大学生,起薪一般比较低,说句不好听的话,好多还真的没有保姆的工资高呢。

光从经济角度上讲,确确实实还不如自己在家带孩子,就算自己挣的足够负担保姆的费用,但想想,保姆哪里能比得上自己的用心呢。

思前想后,很多年轻女孩子就会觉得:“真的,还不如自己在家带呢。”

最后,女性总是需要作出更多牺牲的那一方。

其实不管是“主动”也好,还是“被动”也好,在大部分家庭里,女性总是需要作出更多牺牲的那一方,尤其是在养育孩子的问题上。

我以前有个同事,工作能力特别强,我一直觉得她是“家庭事业两不误”的代表。

一直到去年,她老公被外派新加坡,本来是个升迁的好机会,然而没多久,公婆就生病入院了,虽然不是什么大病,但没法接送孩子上学了。她父母人在老家,每天三病两痛,肯定是没法来长期帮她照看孩子的。

你看,实际上的意思就是“接送孩子”这种看似特别小的事,就能压垮一个家庭。

她老公说:“我现在挣得多,真不差你那份工资,但家里孩子老人都需要有人照顾,只有你了。”

同事其实特别热爱工作,也特别有事业心,为了能够维持家庭事业的平衡,一直非常非常努力,再苦再累都撑住了。

唯独这次,真的是没有很好的方法了。

同事选择了辞职,辞职那天,她哭得妆都花了。

每天早起给孩子做完早餐再飞奔去赶地铁的时候她没有哭。

周末一边送孩子上课外班一边跟客户谈事的时候她没有哭。

晚上一边照顾着生病的孩子一边加班工作的时候她没有哭。

一直用十二万分的努力维持着家庭和事业平衡的她没有哭。

当知道,不管自己怎么努力也做不到两全的时候,她终于哭了。

我特别理解她,但我也真的觉得无能为力。

不管是家庭也好,还是社会也好,一贯都是要求女性为家庭付出更多牺牲的,谁让她们是妻子、妈妈和儿媳呢?

我知道很多女性为了孩子能获得更好的照顾,为了家庭能够更良性的运转,会“主动”选择回家当全职妈妈,可是这样“主动”选择的背后,其实仍然是有深深的无奈。

看到#95后全职妈妈占比八成#这样的热搜,其实我心里是深深的担心。

刚刚毕业就选择了结婚生子当全职妈妈的女性,如果未来人生是一片坦途那自然是好的,但谁能保证自己的人生一定是一帆风顺的呢?

如果遇人不淑?

如果家庭遭遇巨大变故?

那么她们的人生该怎么办?

好,再退一步,把全部身心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的人,如果孩子长大了,有自己的生活了,那么她该如何找回自己生活的重心呢?

我并没有鼓吹工作比育儿高级,我也没有觉得职场妈妈比全职妈妈高端,作为女性,我只是本能的担心:

年轻女孩如果当下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很大程度上,也许意味着将来无路可走。

写完这篇文章,其实我的心情是沉重的。

中国大部分女性的生存状态,其实是很艰难的。当下的大环境,对女性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我们既要在工作中表现出色不拖后腿,又要随时能在家庭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更要在育儿上精益求精……

其实这样的负荷,对很多女性来说,是非常沉重的。

美国父母在孩子7周的时候就能送去daycare,法国父母可以在孩子3个月的时候就送去全托,日本父母能够得到政府提供的高额育儿经费……很多国家为了减轻妈妈的负担都在努力。

类似的举措在咱们国家施行可能还有很长的时间要走,女性的社会待遇不会在短时间内得到很大的提升和改善,我们不能光指望有关机构来为女性提供关爱。

但我真的希望,作为女性的家人、爱人、朋友,可以再多关心她们一点,多帮她们分担一些。中国女性要的真的不多,再多一点点理解和关爱就好。

一个家庭的风骨,在于成员对妈妈的态度。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取决于对女性的态度。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