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婴童健康网 > 资讯 > 文章

大学生孝慈精力培育途径探析

2020-01-04 10:04:44  阅读:965 来源:自媒体 作者:畅游世界

原标题:大学生孝慈精神培养路径探析

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孝慈文化的熏陶、教育,让孝慈文化在当代社会焕发生机和活力,其作用会超出家庭的范围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不仅会对国家的经济腾飞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发挥强大的文化张力,而且对于传承民族文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国家国际竞争力有重要支撑作用。

和谐社会建设是当代中国社会的主题,而家庭则是组成社会的细胞,上慈下孝的家庭关系更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公民的个人素质与他所处社会的整体素质密切相关,所谓修身,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高等教育的目标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和协调发展,提高受教育者的各方面素质。培养大学生的孝慈精神不仅有利于他们人文素质和公民素质的提高,而且有益于家庭,更能造福社会,并能引领良好的社会风气。

一、孝慈精神的内涵

关于“孝慈”的内涵,学术界对“孝、慈”词义最初的产生背景和发展演变已多有论述,本文不再赘述。为以下论述的方便,姑且引用王常柱先生关于孝慈精神内涵的描述:

“所谓孝慈精神,是指血缘亲情所催生的、中国民间传统文化所养育的、用以指导调节家庭长辈和晚辈之间利益关系的价值百科理念,即长辈应关心爱护晚辈以尽慈道,晚辈应孝敬赡养长辈以尽孝道的思想意识。”

孝与慈作为传统家庭伦理的核心规范, 对传统家庭生活具有指导意义。虽然就整体的形势而言家庭伦理更强调孝, 这是由中国古代宗法等级制度所决定的,但在实际的道德生活中, 也给慈以充实的内涵, 大体上保持了慈与孝平衡。孝和慈都成为传统家庭伦理的核心内容, 养育出中国文化特色的孝慈精神。

二、大学生孝慈精神培养的重要性

1.孝道教育的缺失

由于近现代中国社会的巨变直接催生了中国传统家庭伦理的近代转型,孝慈精神也在转型过程中受到巨大的冲击和挑战。首先是孝慈精神所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瓦解;其次是西方观念的进入打破了传统的孝慈伦理观念;再就是新中国建立后,新的政治、经济制度的确立;最后还有“十年”文革对民间传统文化的冲击、市场经济对家庭伦理的冲击等。在这样的变革与发展中,孝慈精神遭到冷落与扭曲。青年人表现出片面地追求自由、独立,反抗父权,但失却了对责任和道义的承担。青年人要求“慈”的内涵不断深化和丰富,却对“孝”的行为知之、做之甚少。人民网调查专栏“态度“第三期《当代中国青年价值百科观调查报告》(调查时间为2013年4月12日至4月23日)发现,“青年关于孝敬父母的自评分数为68.2分,80后青年自评得分稍高于90后青年。而近七成非青年群体认为当代青年孝敬长辈的情况不如上一辈人,六成以上的非青年人认为在尽孝程度上,外地工作的独生子女比不上陪在父母身边的独生子女。”另外,调查多个方面数据显示,仅5.5%的人认为学校教育对孝道教育很重要。这也证明学校对于孝慈精神的教育影响甚小。中国民意调查网在现代大学生如何看待孝道问题上进行了调查,在问及是否和父母吵过架时,75.5%的人回答“是”,在问及是否记得父母的喜好时,36%的人回答“否”。由此可见青年的孝道教育有所缺失,而高校应加强承担此教育、熏陶功能。

2.孝慈精神对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有及其重要的作用。

孔子从人性的本能出发,提出“爱自亲始”,首先教育子女从敬爱自己的父母开始然后旁及别人。不爱其亲,何以爱他人?不敬其亲,何以敬他人?孝慈精神的培养是形成现代和谐人际关系和良好社会风尚的基础。中国社会的人际关系都是以孝慈伦理为基础而展开的,发自于人的仁爱之心,以礼为它的表现形式。孝慈精神重视家庭和睦、亲戚关系和宗族关系;重视师友关系、对陌生人的仁爱和同情,通过这些种种的关系将人们紧密的凝聚在一起。对大学生进行孝慈精神教育,就是引导学生们做到能像爱家人那样爱同学、爱老师、爱学校、爱人民、爱国家,诚信友爱,乐于助人,从而逐步营造出团结关爱的和谐校园环境。

3.孝慈精神可培养大学生仁爱敦厚、忠恕利群的人格特质

孝为入德之门,德为成事之本。把孝慈精神中的忠孝仁爱、谦和礼让、诚信守义教育对大学生进行培养,对他们的健康成长和人格的自我完善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4.孝慈精神可促进大学生内心和谐,缓解诸多心理问题和社会问题。

源于民间传统文化的孝慈精神十分重视生命中承前启后的责任,表现出整体性和连贯性。“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孝慈精神的培养,将强化大学生的家庭伦理观念、责任感和关爱之心,使他们学会尊重父母、尊敬师长、关爱同学,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并可帮助消除代沟隔阂,有效减少因家庭关系紧张而导致的诸多心理问题和社会问题。

三、大学生孝慈精神培养的主要路径

1.大学课堂是进行传统孝慈文化教育的主渠道。

我们要想让孝慈精神在现代得以彰显,首先就要从孝慈精神的认知教育入手,使大学生具有孝慈精神的理性知识,进而逐步确立起“孝、慈”的观念。这样的认知教育,首先要利用德育课堂。如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使大学生对孝慈精神理论有一个深入地了解;在法律基础的教学中,结合《宪法》中对赡养父母与抚养子女的有关法律法规让大学生认识到行孝的法律意义。其次要利用开设民间传统文化选修课使大学生能汲取民间传统文化中孝慈精神的精华。《诗经》中屡屡言及孝道,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劳瘁……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追念父母养育之恩,主旨就是一个“孝”字。《大学》谈到孝慈: “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把孝和慈加以结合。《中庸》里谈到孝道和道德建设的关系: “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人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尊贤之等,礼所生也。”总之,要引导大学生了解传统孝道,阅读古代经典著作如《论语》、《孟子》、《礼记》、《孝经》等,以吸取孝道的精华。

2.采用多种孝慈精神教育方法

在学校,教师运用语言、榜样、情景、讨论等手段对学生进行教育。学校德育的优良传统是通过教师本人的言传身教影响学生的品德。教师组织和指导学生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围绕有关孝慈问题展开讨论,就是一种通过学生集体教育学生个体的方法。经学生集体共同讨论认同的孝慈精神及孝慈行为有助于学生个体态度的改变,使集体中的每个成员承担了执行规定的责任,因而对学生个体会产生约束力。关于孝慈精神的讨论,可以突出不同的主题:如中国传统孝慈的是与非、当今孝慈的行为体现等;可以采取不同的活动形式,如公益签名活动、孝道征文活动、社会调查、社团活动等。

更为可行和有效的教育方法是“感同身受”。当大学生抱怨父母的行动缓慢、耳聋眼花时,可以请大学生到“老年状态体验馆”,亲自体验老年人的身体状态、生活状态。这样就能切实的对父母多一份理解与尊重,多一份孝的关爱。更推及对全社会老人的尊重与关爱。

3.多载体进行中国传统孝慈精神熏陶。

首先要注重吸收民俗文化(民间故事、传说)精华,弘扬孝慈精神。“孝慈”表现为知父母之恩、感父母之恩、报生命之恩。口耳相传的民间故事与传说将这种朴素的心理意识与道德取向代代相传,最终成为中华民族的气质与精神。《东观汉记·卷十·传五》记述军队路过孝子的村庄而不惊扰的故事;《太平御览·卷四百一十一》记载《晋中兴书》里说大火不烧孝子之母的故事。如此等等传说故事正表达了华夏子民对孝贤深切的同情与敬慕之心,这正是中华民族崇尚孝慈精神心理意识的体现。

其次要积极利用校园文化,宣传孝慈精神。

良好的校园文化赋予大学生一种文化意识,学生通过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置身于校园文化浓郁的氛围中,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影响,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一种文化意识和文化品格。要正面宣传孝慈精神,形成孝敬父母的舆论氛围,为大学生的孝行提供动力和指导,同时对不孝行为起到约束。为此,高校要利用社团主题活动、校园广播、典型人物和事例宣传孝慈精神,营造校园文化氛围。

4.利用网络,开辟孝慈文化教育的新领域、共享孝慈文化资源。

当今互联网、学校社团、教室基本构成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三大环境。随着教学环境和教育对象的变化,学校能够最终靠校园网建立与学生互动的平台,以改变传统机械灌输的教育模式。校园网既可以提供诸如“孝慈榜样、孝慈新闻、孝慈传说、孝慈研究、孝慈名家”等这样的宣传材料,也可以依托网络平台,举办“孝慈大学生评选、大学生孝慈行为讨论、大学生孝慈行为践行”等实践活动,激发大学生对孝慈精神的认识,实现主体主动认知。

5.大学生自我孝道教育

孝慈精神不应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它更需要在人们的行为中体现,而且也只有通过生活实践才能得到真切的诠释。所谓“贵在践履、贵在养成”。因此在孝慈精神教育中,应当重视对大学生进行孝行的日常养成教育和训练。如每周与父母通话的次数、是否记得父母的喜好、为父母买保险、督促或带父母定期进行身体检查等等。

陕西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15年教育科研规划课题《当代大学生孝慈精神培养路径探析》(编号:SZJYB2015034)。

(工作单位:宝鸡职业技术学院)

责任编辑: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