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两年大“洗牌”,多家校外培训机构称遭遇亏损,官方提新转型路径
当前,全国各地的线上培训机构正在陆续备案,距2019年结束不到一周,留给他们自我整改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按照教育部关于规范校外线上训的实施意见,今年12月底前要完成全国校外线上培训及机构的备案排查。
“线上培训机构备案工作是当务之急,从事线上培训的机构要积极主动按要求提供备案材料。各省份将根据备案情况公布线上培训机构黑白名单,为群众选择合规机构提供便利。”在日前举行的第九届全国培训教育发展大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校外教育与培训监管处处长徐攀说。
对于校外培训机构来说,经历去年中央和地方的“大整顿”之后,在今年更是迎来了“最严监管年”,一个重要表现是,被曝超纲教学,合理退费难等乱象的在线教育也迎来了首个由国家层面颁布的专门针对校外线上培训活动的规范性文件。
从“线下”到“线上线下齐整顿”,经历近两年集中政策监管与行业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形成了怎样的格局?新阶段的规范工作指向何处?
大洗牌后“白名单”的生存之道
去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首次下发的“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给教育培训行业带来了“大洗牌”,各地纷纷出台“黑白名单”,合规者生存,不适者或被大机构收编,或面临整改无法营业,或主动选择退出市场,还有的因资金链中断而卷钱跑路。南都记者发现,留在白名单内的企业也不同程度地在寻求着应变之策。
“坚决禁止应试、超标、超前培训及与招生入学挂钩的行为”“不得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同一培训时段内生均面积不低于3平方米”“从事学科知识培训的教师应具有相应的教师资格”等系列政策要求使得培训机构的准入门槛一再提高,办学成本也随之攀升。
据公开报道,多数机构认为直接成本大约上升15%以上。今年以来,全国不少教育培训机构均不同程度陷入危机,行业巨头新东方2019财年第二季度财报达到上市12年以来最大季度亏损。
有研究人员指出,面对经营成本的增加,涨价成为不少线下机构应对之举,“以老带新”、“缩减课时”各类涨价模式层出不穷,教育培训刚需却不变,不少家长只能叫苦不迭。还有一部分机构转向攒课,由家长自主定制课程内容和上课时间,邀请好友参与课程,达到开课人数后再开出相应课程。
另一方面,一些头部培训机构则凭借强大的内容研发能力和服务能力将To B作为了新的业务增长点,由教学生转为给教培机构、学校提供包括教研教学系统、教务管理系统、双师课程等个性化和智能化教学服务的整体解决方案。
例如,作为线下培训机构行业两巨头,新东方推出了VPS进步可视教学系列新产品向全教培行业开放。好未来先后推出“未来魔法校”系统平台,“WISROOM”智慧课堂解决方案,服务范围覆盖教培机构及公立学校。
教育培训行业迎来“最严监管年”
南都记者观察到,线下市场的整顿令不少机构将目光投向线上,由线下培训向线上线下并存转变。今年暑期前后,线上教育机构的“广告战”此起彼伏。
“价格更低、有一对一辅导,还有AI技术、个性化教学助推”,线上教育机构宣传的这些优势吸引了诸多家长的加入。
“现在大家拼命往在线教育投入,去年在线教育市场投入大概是60-80亿,大的机构一投就是10-20亿,用来做广告,实际上不管规模多大,在线教育目前没有几家是不亏本的,但都还在做,因为背后有几百万学生,最后的结果就是互相争抢。”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说。
根据公开报道,2015-2018年多数在线教育企业在亏损,仅3%的企业盈利。在线教育企业盈利难已成为行业共同面临的难题。
南都记者观察到,随着各式资本的涌入,野蛮生长的在线教育乱象也日益显现,涉低俗有害信息、内容超标超前,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培训预付费过高、合理退费难等问题在媒体上一再曝光,引发舆论热议。
今年7月,《关于规范校外线上培训的实施意见》出台,对教师资格、授课内容、时限及收退费等均做出明确规定。并提出,2019年12月底前完成对全国校外线上培训及机构的备案排查;2020年12月底前基本建立全国统一、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监管体系,基本形成政府科学监管、培训有序开展、学生自主选择的格局。
这是国家层面首次为校外线上培训立规矩,同时也代表着教育部开始正式实施线上线下统筹规范。
两月后,教育部上线全国校外线上培训管理服务平台,要求已开展培训的线上机构完成注册并将基本信息、培训内容、培训教师人员信息等作为重点内容进行备案。针对教育类APP,教育部还发文要求所有教育类APP要在今年底前完成备案。
“现在全国各地线上培训机构正在陆续备案,从我们掌握的数据来看,比起线下,线上培训机构数还是小众群体,但是服务人群不小。近一两年线上培训势头确实猛,增长速度非常快。整个产业高质量发展中盈利模式不是很清晰。” 中央电化教育馆副馆长杨非分析,在他看来,政府的这一政策并非严苛限制,出发点是想促进线上教育发展,发挥其发展快、规模大、扁平化特点。
一系列规范政策的出台,让处于风口的在线教育进入“冷静期”。
如何降低获客成本实现盈利,转变业务模式,探索新的生存模式,成为在线教育企业面临的共同问题。
“教育培训机构不能'自毁长城'”
在上一届全国培训教育发展大会中,面对突然到来的“重拳监管”,有企业坦言“无所适从”,“焦虑”,而今年谈论得更多的是“主动规范”,“共创新局面”。会议透露,行业似乎已经形成一个共识:当前进行的这轮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不是要关闭校外培训市场,而是重在规范行业秩序。
“在线只是形式,教育才是灵魂,不断的提高教学服务的能力和效率是在线教育的首要目标。规范发展为在线教育注入新动力,对于在线教育来说也迎来了行业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新机会。”三好网创始人、CEO何强说,他认为在线教育价值百科应回归用户本身,多种教育模式共同发展的今天,面对不同市场的需求,我们该提供有价值百科的教育方式。“无论是工具、班课、一对一的在线教育形态,抓住用户对于不同教育模式的需求,才是在线教育企业发展的方向。”何强说。
对于俞敏洪而言,教育是良心活,要急事慢做。他认为企业不需要等政府来规范,而应该自我规范。教育培训是有规律的,要按照教育规律而不是资本主导去做事情。“我们要为孩子提供什么样的服务?要解决孩子什么样的问题?我们现在拥有的教育资源能不能为中国教育均衡发展提供资源,这些都要去思考。”
俞敏洪认为,跟公立学校联合起来选拔优秀学生,把通道变窄,输送到公立学校去,这件事不能做,培训机构要帮助家长解决焦虑。与此同时,还要寻求建立与政府的对话渠道,而不是被动挨打。“我们是可以跟政府对话的,要促进相互间的理解,教育培训机构自己也要争点气,不能自毁长城。”
在俞敏洪看来,对于校外培训机构来说,确保粮草丰茂,不至于断草断粮落荒而逃至关重要。他建议目前还在使用预付金的培训机构先放慢脚步,把这样的一个问题解决了再来讲发展问题,否则随着经济的波动,家长兴趣的改变,竞争的加剧钱很容易就会花光,这不但对机构、家长不利,也会给培训领域生态带来一地鸡毛。“方向对的情况下再来考虑怎么做有效,不要急功近利,慢慢来。”俞敏洪说。
教育培训行业未来可能有大片“蓝海”
尽管近两年线上线下培训机构都迎来了大整顿,在不少业内专家看来,教育培训行业未来仍还面临着大片“蓝海”。
当前我国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都进入普及化阶段,义务教育进入后普及化阶段。“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状况已经改变。”全国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员会教育室原主任、国家督学叶齐炼说。
在此背景下,培训机构应该往何处使力?叶齐炼认为,民办教育要发展,首先要思考如何满足当前家长们多样化,个性化需求。一定要走出怪圈,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是互补关系,或者说互补关系大于竞争关系。“在多样性、选择性上互补,在如何培养,如何提高教育质量上竞争”。叶齐炼说,“民办学校一定要走出传统学校办学模式,走出自己的发展路径。”
另外,在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王佐书看来,培训机构未来也应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他认为如何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对培训学校最基本,也是最严格的一个要求。老师要改变“题海”的思维,推动学生爱学、会学、会想、会用。这也代表着教师要有良好的知识结构,要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技巧以及学习的艺术。
“现在社会在持续不断的发展变化,家长对培训学习的要求在变化,学生的要求也在变化,培训教师还需要培训吗,要对培训教师进行怎样的培训,谁来培训,这些都值得研究。“王佐书说,他认为要促进教师的发展、学员的发展,关键还要促进培训学校的发展。
对于教育培训行业的发展空间,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秘书长、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张力则提供了另一种思路,他将普通教育体系视为绿通道,职业教育体系比作黄通道,将继续教育体系视为红通道。“集绿通道、黄通道、红通道于一体的恰恰是培训、以及人力资源深度的开发。”张力说,他认为《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构建的是服务全民的终身学习体系,未来我们可能会面临一片“蓝海”,而当前我们的培训是碎片化的,他建议培训教育机构不要只紧盯儿童和青少年的培训,要聚焦更加宽广的学习领域和人力开发领域,培训要灵活多样,开辟更多的渠道,提供更多的可能。
官方:建议培训机构向个性化服务转型
在政策层面上,校外培训机构治理下一步将驶向何方?据徐攀透露,教育部将继续进行系统治理,统筹线上线下机构同步规范。严查严办违法违规培训机构,并及时通报问题。同时继续强化日常监管,建立违法违规行为曝光制,实施好黑白名单制度,用好处罚问责机制,引导校外培训市场有序发展。
徐攀建议,校外培训机构要转变硬式导向,不要再搞超前超标的培训和硬式教学的老一套,加重学生课外负担。
“当前校外培训正逐步走向规范管理、健康发展道路,市场足够大,合理需求足够多,服务空间足够广阔,培训机构要充满信心,以此为契机加快转型,充分的发挥自身灵活性强的优势,围绕素质教育和五育并举要求,优化培训内容和方法,将重点放在优化教育方法,提供个性化、多样化、高质量服务上,满足中小学生的选择性学习需求。”徐攀说。
同时,她建议企业要规范收费退费行为,遵照“培训机构不得一次性收取超过3个月的费用”。“希望培训机构不要受经济利益驱使,通过打折返现等方式诱导家长超期交费,也不要忽略市场规律和自身发展状况盲目扩张。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孩子如此,教育培训行业发展也是如此,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向前走。”
“严禁与招生入学挂钩是一条红线也是一条底线,”徐攀表示,培训机构严禁组织或者与中小学校联合组织与招生入学挂钩的各种竞赛、夏令营、研学活动,一经发现,教育部一定会严肃查处,依法依规追查培训机构、有关学校相关人员责任。另外,企业要实事求是制定招生简章、制作招生广告,向审批机关备案,并向社会公示。正确引导家长,不要夸大培训的作用,也不要渲染焦虑的情绪。
徐攀指出,线上培训机构备案工作是当务之急,从事线上培训的机构要积极主动在校外线上培训管理服务平台上进行备案,按照要求提供备案材料,自觉接受监督管理。各省份将根据备案情况公布线上培训机构黑白名单,为群众选择合规机构提供便利。
“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工作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徐攀说。
文/吴单 发自北京
编辑:程姝雯
责任编辑: